“自驾去一趟泸沽湖,因为收70块大洋过路费,心被伤透了。”一位游客无奈的说。

实际上,被伤透的不止以上这位朋友。
去年国庆,老张开着车从四川往云南走,计划绕泸沽湖转一圈。刚过盐源,路中间突然冒出个栏杆,几个穿制服的人伸手拦车:“每人70,先交钱再走。”
老张懵了:“我就是路过,不停留也要交?”
对方眼皮都不抬一下:“这是景区路段,进了就得交。想退钱也行,1小时内从另一个口出去,拿着收据来办手续。”
结果那天赶上堵车,老张在湖边小镇加个油就超时了,70块钱打了水漂。他后来在车友群里吐槽,发现光是去年夏天,就有200多号人跟他有一样的遭遇——泸沽湖这波操作,把省道当成自家收费站,到底合不合理?
一、省道上设卡,到底谁给的胆子?

泸沽湖这事儿怪就怪在:收费的是景区,但拦路的却是省道。
打开地图你会发现,S307省道就像一根腰带,刚好勒在泸沽湖东侧。
我查了一下资料,说这路是上世纪90年代修的,那会儿景区没开发,公路就是当地摩梭人的生命线。后来旅游火了,景区圈地时把这段省道也划了进去,左手管云南,右手管四川,两边都想从过路车里捞点油水。
2018年凉山州发改委发了个文,说泸沽湖门票降到70块,但没提能在省道设卡。
可景区愣是把这文件当成“圣旨”,理由是“防止游客假装过路逃票”。问题是,《公路法》明明白白写着:除了公安、交通,谁都不能在公路上设卡收费。
对此,有律师较真过,说这就像你家小区门口有条马路,物业突然说“路过的都得交进门费,1小时内走能退”,你说荒唐不荒唐?
二、“先收后退”,听着合理,实则全是坑

景区总说自己“人性化”,可游客遇到的糟心事能编一本笑话集:
我还听说个搞笑的事儿,说是四川攀枝花有小两口去云南拍婚纱照,路过时被收了140块。媳妇想上个厕所,结果景区厕所藏在收费口后面,进去就得签字画押证明“我只是尿尿不是旅游”;
最绝的是去年雨季,因塌方堵了3小时,几十辆车超时,景区说“天灾不算特殊情况”,一分不退。
说白了,人家景区这招“先收后退”就是赌你超时。
景区算准了路过的车总要加油、吃饭、甚至只是想摇下车窗拍张照,只要超了1小时,这70块就成了“不义之财”。
有内部人透底,光是2023年,靠超时没退的钱就有小几十万。
三、摩梭人不背锅,这锅得景区自己扛

去过泸沽湖的人都知道,湖边的摩梭人大多淳朴,开客栈的大姐会给你煮饵块,划猪槽船的大叔会跟你讲走婚的故事。但景区这波操作,把当地人的口碑都给连累了。
有个开餐馆的摩梭大哥跟我说:“以前过路车多,中午能多卖十几份饭。现在人家宁愿绕远路,店里生意掉了一半。”
更要命的是,省道穿村而过,村民买菜、看病都得走这条路,虽然不用交钱,但每次过收费口都要被盘问,像防贼一样,心里膈应的很。
其实景区也不是没辙。

云南和四川早就规划要给S307改道,修条绕湖的新路,可这规划从2016年喊到现在,连个桥墩子都没见着。
为啥?钱呗。据说两省为了谁出大头吵了好几年,最后索性把难题丢给游客,用“过路费”先填着窟窿。
四、结尾,我想说句实在话

泸沽湖在省道收费这事儿吧,不像只是收70元这么简单,我总感觉有点懒zheng的不作为之风。苦了游客,坏了当地的民风。
泸沽湖的水是真清,摩梭人的火塘是真暖,但这省道上的收费站,就像一碗好汤里掉了只苍蝇。
如果,我是说如果你最近要去,记住这几点:
1. 导航直接搜“泸沽湖绕行路线”,有条乡道能避开收费口,就是路差点;
2. 真被拦了,先拍收费公示牌,问清楚超时能不能通融,最好让他写在收据上;
3. 打投诉电话别找景区,直接拨12328(全国交通服务热线),一告一个准。
最后说句扎心的:泸沽湖这么大的风景区,风景如此优美,实属难得。但好风景要靠人捧,可要是总想着在过路费上耍小聪明,再美的湖,只怕是也会变成游客心里的“糊”。
温馨提醒:本文部分配图系网图,若侵权,请联系删除,感谢。
【今日互动】对于泸沽湖在省道设卡收费70元这个事儿,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泸沽湖# #泸沽湖景区# #四川旅游# #云南旅游##头条带你游四川# #头条带你游云南# #夏日生活打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