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枪械摇篮 北安庆华
2023年8月29日,小短腿儿自驾游黑河的第三天,依然在北安。计划参观庆华军工遗址博物馆、北安博物馆和黑龙江省委旧址博物馆。
早晨8点半,军工遗址博物馆开馆时间准时到达。远远就看见了门口站着的还是昨天那两位保安大叔,两大叔当然也认出了昨天来过的小短腿儿。参观需要先到游客中心登记,一进门就有意外惊喜,前台是位小哥哥哎~
朋友之前和我说,做为早年的兵工厂,这里专业性强,历史文化深厚,一定要请讲解,不然自己很难看懂。问了一下,这里的讲解不是那种讲解机,而是讲解员真人讲解,每次50元。小哥哥问您要请吗?要请。您几位?一位。小哥哥强掩疑惑请出了讲解员,一转头又有意外惊喜,讲解员是很年轻很漂亮的小姐姐哎,而且还着一身军装,英气十足。
小姐姐把我引到博物馆开始参观的位置就停下来等待,见我一脸不解,她问:女士,你们几位?我说1位。她又问了我两句,确认我没有搞错,小哥哥没有搞错,她自己也没有搞错,于是开始讲解。
小姐姐边讲解边引领我走完整个参观路线,中间没有停顿,大约是半个小时。我听得仔细,看得仔细,全程都进行了拍摄。因为是昨天没参观成今天又来,又因为一个人参观请讲解,并且身上还挂了好些个不知啥用的装备,从一进门那会,我就被保安大叔盯上了。
讲解结束后我又自己重新走了一圈,对感兴趣的部分逐一进行了深入的阅读理解,分析思考和长枪短炮的各种角度的拍摄。兵工厂的保安大叔警惕性自然不一般,两大叔一合计,这人不像好人呐。于是留一位大叔在岗值守,另一位大叔则对我进行一路紧盯。离老远盯,到跟前盯,隔着玻璃盯,用眼睛盯,用后脑勺盯,终于把我盯出去了,结果我又重新走一圈。
大叔显然有点猝不及防,但侦察要讲究策略,这一圈换另一位大叔盯。我理解大叔的心态就像家长带孩子,谁要稀罕咱孩子,咱可高兴了,你要连瞅都不稀瞅,那谁都不乐意,但你要一门盯着瞅,那可就得提防你是不是图谋不轨了。
我知道大叔们在盯我,我也不想让他们紧张,但是我该干啥还得干啥。小短腿儿栽愣地把车骨碌到这儿容易嘛,而且这里是我来北安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也正是执意要来这里参观才在北安多逗留一天。因为就连我这个黑龙江人,我这个黑河的老邻居——绥化人,在此行之前都不知道北安曾经产枪,并且是中国枪械行业里的龙头老大,尤其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做出过重要贡献。
建国初期,东北三省工业水平领先全国,率先诞生了一大批大型工厂,东北小城北安市,则诞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大的轻武器兵工厂——对外称庆华工具厂(代号626厂)。
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战争初期,战士们在战场上用的枪支大部分都是日本留下的和解放战争中缴获的,被大家戏称为“万国牌”枪支,这和美军装备相差悬殊。战争急切需要可以对抗的武器,急需能打连发的、中国制造的枪,才能早日结束战争。
生产武器支援朝鲜战争成为当时庆华厂的首要任务。党中央要求他们赶制冲锋枪,来弥补与美军短兵相接时火力上的不足,这也正式开启了国产冲锋枪的历史。
当庆华厂的工人们听到这个消息时,马上召开誓师大会。大会上响起此起彼伏的号召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只要能把美帝侵略者打回老家,就是用刀削,也要把枪生产出来。”
从建厂到成枪下线,仅仅七个月,在战争最需要的时刻,庆华人造出了中国第一支冲锋枪,虽然枪是仿制苏联的式样,却是开了中国之枪的先河。创造了七个月完成建厂、复产、试验,到生产出成品枪的奇迹,这绝非一个艰苦奋斗就能形容。时代造就英雄,时代造就史无前例的壮举!
为了能够把中国人自己制造的冲锋枪早日送到朝鲜战场,工人们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造枪运动”。即使东北的天气再寒冷,也“冻不住”那颗赤诚的心。庆华厂依照苏联冲锋枪为制造蓝本,仿制出来了建国之后首款国产冲锋枪。同年10月,毛主席亲自将其命名为1950年式7.62毫米冲锋枪,简称50式,成为朝鲜战场上志愿军使用的主力武器之一。
50式冲锋枪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原理,具有开膛待击,35发弹匣,结构简单、火力较猛、生产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等特点,缩短了与装备精良的美军之间的差距。
50式冲锋枪一经定型,立刻列装志愿军,并大显身手,装备了50式冲锋枪的志愿军不止一次地对敌军造成重创。邱少云、黄继光等志愿军战士用它立下过特等功。
为了满足志愿军战士的需要,庆华厂进行了扩招,新招收3000人加入生产队伍。到朝鲜战争结束,庆华厂共向朝鲜战场提供了35.8万支50式冲锋枪,受到志愿军战士的一致欢迎,还为50式冲锋枪谱写了专属歌曲。
随着和平的到来,战事的减少,国家对枪械不再有大量需求,庆华的身影也随之渐渐隐去。但是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从诞生之初到退出历史舞台,庆华厂累计生产枪械900余万支,可装备800个步兵师,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和国防工业的发展壮大立下赫赫战功。
庆华是功勋卓著的庆华,北安是新中国史上浓墨重彩的北安。站在由当年庆华厂改建的博物馆,看偌大的车间里制枪机械整齐列队,一望无边,回想着当年机器轰鸣的场面令人无比震撼,内心中不由的充满了无限敬意。
保安大叔比谁都知道这段历史、这些设备的珍贵,所以尽职尽责的守护着它们。当他们盯了三圈之后,发现我对他们的宝贝并没有不轨之心,只是纯粹的热爱,他们高兴了。一个指着门口的雕塑说,你得把这九百多万的数字拍上。另一个说国务院给的锦旗拍了吗?
我说抗美援朝那部分讲解的时候我看见了,再找咋找不到了呢?两大叔立刻从座位上弹起来,一个说我领你去,另一个立刻把他怼坐下后说,我去我去,我比你说地明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