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我有缘参加了御龙湾康养集团组织的一次旅游,参观了河南云台山风景区。云台山位于河南焦作市修武县境内,地处太行山南麓,河南省与山西省界的交汇处,总面积50多平方公里,国家首批5A级景区。 云台山有红石峡、茱萸峰、子房湖等好几处景点,是一处以裂谷构造和地质地貌景观为主,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为辅,以峰谷交错、绝壁林立与飞瀑流泉、清溪幽潭为特色,集美学与科学价值于一身的综合性风景名胜区。我看景区内好些介绍都说这里的绝壁、岩石是形成于几亿年甚至几十亿年,所以,和这些自然景观相比,人类的寿命几乎不值一提。但是寿命虽短暂,过程需精彩,这也是我们来到这里的原因之一吧。只是这个季节人太多,看来错峰出行势在必行,退休人员是有这个优势的,而且还可给上班族、年轻人腾空间,何乐而不为呢?建议退休的叔叔阿姨们尽量避开旅游旺季,况且这个季节天气也特别热,对欣赏美景颇有影响,看来以后出来还是在春秋时节为好。
大巴在平原上飞奔,开着开着,只见平地上突然就屹立着一座大山,山峰和绝壁在烈日下格外耀眼,我一看,估摸着这应该这就是著名的太行山脉吧,车里有来过的人都在说,这就是太行山。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它整体上位于华北板块的中部,全长约500公里,宽约40—50公里,号称8百里太行。太行山脉平均海拔为1000—1500米,最高山段为北段与中段,在2000米以上,最高峰为五台山,海拔3061米。地质学研究表明,太行山是在1亿年前开始孕育,在240万年前开始大幅度隆起并逐渐形成的。看着巍峨壮丽的太行山,心中不自然地就想起了那两首著名的抗战歌曲:《我们在太行山上》和《游击队歌》,“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80多年前的英雄旋律似乎响起在耳边,感谢我们的先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抗战的烽烟早已散去,只有秀丽的山川和如织的游人,享受着这珍贵的和平时光。我主要游览了云台山的红石峡和茱萸峰,北边的五台山等以后有机会再去。
红石峡,它藏在太行山脉的褶皱里,如同一条赤色巨龙,蛰伏在云台山的怀抱中,用红岩碧水谱写着大自然的壮丽诗篇。红石峡是云台山一处集自然景观和地质奇观于一体的景点,被誉为“华夏第一奇峡”,长约1500米,宽度在5米到20米之间,整条峡谷位于地表以下,最深处达86米,并拥有亚洲落差最大的瀑布——云台瀑布。景区巴士先把游客运到峡口,然后人们沿着木台阶开始向下行进,一路上可看见峡谷、碧潭、绝壁,景区还弄了一些喷雾在水面上,搞得云里雾里像仙境似的。虽然天气炎热,但红石峡下面却很凉爽,很多人带着孩子在那里戏水、撒欢,不亦乐乎。我随着人流慢慢前行,深深呼吸着这带有远古基因的清新空气,时不时伸手触摸那些上亿年的岩石、绝壁。有几处道路很窄,由于人多拥挤,等了很久才通过(我觉得此处有一定安全隐患,万一遇到塌方什么的就遭了,只是谁倒霉就看个人的造化和运气了,但愿景区的安检工作不能松懈)。景点里虽然老年人居多,但大部分人下行还是没什么问题,在峡谷底部还安装有手扶电梯,20元一人,如果腿脚不好使了,可坐电梯上去。我没有坐,走上去的,想试试自己的体能情况,看来还不错。上来出峡谷后,就乘坐景区巴士回到住地,下午接着游茱萸峰。
茱萸峰是云台山的主峰,据说其名称是源于王维的名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701年—761年),唐朝诗人、画家,祖籍山西祁县。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其诗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现存诗400余首。同为唐朝诗人,他比“寒山寺”那个张继的名气可大多了。相传王维曾在此地登高望远,写下了这首诗,后人因诗中“插茱萸”的意象,将这座山峰命名为“茱萸峰”。如今茱萸峰已成为云台山的标志性景点,山上仍有与茱萸、重阳节相关的文化遗迹。王维的诗句赋予了茱萸峰文化内涵,而茱萸峰则让这首诗的意境有了具体的承载之地,二者形成了文学意象与自然景观的紧密绑定。全诗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里的“茱萸”是古代重阳节的传统信物,古人认为茱萸有辟邪、驱虫的寓意,重阳节登高时会插茱萸、饮菊酒,以表达祈福避灾的愿望,诗句中“少一人”则寄托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这类名诗是中学生,甚至小学生就学过的,背过的,只是要把这些诗中的意境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比如旅游中,则需多一个心眼儿,多一点准备,当然也不用太高大上。只要多出来走走就会有所收获,不是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吗,千万不能读死书死读书,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给我们的生活插上翅膀。
和上午一样,下午游览还是先乘坐景区巴士沿盘山公路到景点门口,再乘坐索道上山。一路上弯道颇多,隧道不断,而且感觉这辆巴士速度明显太快,特别是转弯时车倾斜得厉害,搞得车里人时不时惊叫,真担心会不会翻车?好在有惊无险抵达茱萸峰的索道口。我下车时还质问司机为何开这么快?司机呵呵一笑,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这也算是一安全隐患吧,没出事则罢,一旦出事就是大麻烦咯(盘山公路和下面的落差有几百米)!安全一定是出来旅游的第一要务,特别是对老年人来说更要多注意,多留心。我决定上山坐索道,下山步行下来,这样既有体验感,又可以节约腿脚的使用。
据管理人员说,茱萸峰海拔1308米,一共有1667级台阶,说起来也不高,但要一步一步走上去就很具体了,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是费体力,费膝盖,当然人和人的身体状况差异大,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决定。坐索道10来分钟就上了峰顶,站在峰顶,但见群山连绵,峰涌云动,使人顿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茱萸峰山势突兀,为云台山的主峰。据传真武帝曾在此苦志修行成仙而去,此处便成了闻名遐尔的道教圣地,方圆百里的人们常来此烧香求愿,据说十分灵验。渐渐地,人们把这里亲切地称为“小北顶”,就是说这里离北天门很近,常被天神关注,他们会满足人们祷告时的祈求,好再让人们来此烧香还愿。听说登上峰顶极目远眺,还可见黄河蜿蜒,但我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到,不知道是站的位置不对,还是视力不行的原因,当天是万里无云,能见度应该是很好的。于是我专门查了一下地图,黄河确实是从这附近穿过。不由得感叹,我悠悠中华真是地大物博,疆域辽阔,800里太行也仅仅一隅也。因此,叔叔阿姨们保持好身体,还有祖国更广袤的秀丽山河等着我们去感受,去触摸,去打卡!再次感谢御龙湾康养集团的精心组织和安排!期待下次相会。
老马2025年7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