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中、西欧洲游,在10天左右的时间里,我们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飞到比利时布鲁塞尔,随后一路游览了布鲁塞尔原子塔、市政大广场,法国科尔马小镇、德国新天鹅堡、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城、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罗马古城斗兽场、米兰大教堂、瑞士少女峰、因特拉肯小镇、卢塞思城区、法国巴黎凡尔赛宫、罗浮宫、巴黎圣母院和赛纳河等著名景点,最后又回到布鲁塞尔,离开欧洲返回上海。




由于上述景点分散在六个国家,导致我们每天乘车时间较长,似乎总在奔景点的路上,看什么似乎都不能尽心,只能是走马观花。
同行的不少人不由心生怨言,觉得把许多时间浪费在旅途上有些可惜……但我却觉得,旅游就是逃离熟悉的生活环境和方式,看远方不一样的风景,从而发现另一个柔软的自己。




欧洲不论在地理空间距离还是历史文化氛围上都是我们心中的“远方”,又是第一次欧洲之游,所以我看什么都觉得新鲜有趣。



任何旅游,哪怕时间再长,最终也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反过来,在既定的时间里多走一些地方,等于多看了不少风景,何来浪费时间之说呢?
在CityWαlK中,我们常说要用脚步丈量城市,其实,仔细想想脚步是非常有限的,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你能走出国门看到这么遥远的世界吗?



我认为,不少人之所以感觉旅途无聊,是没有全面领悟旅行的意义,总认为到一个既定的景点打卡才是目标,而没有意识到真正的旅行应该包括旅行的所有过程,没有静下心来观赏车窗外的天空、山脉、公路、湖泊、建筑、人影……随时间变幻的空间和景物。


幸而有了汽车,我们才能在十天左右的时间里周游六国,借着滚滚车轮我们的视野横扫中、西欧大地的千山万水和人寰城郭。
尽管大都是匆忙一瞥,但思想在流动,视线可以无限延伸,胸臆间始终充塞着一种新奇感,因而有一种“行万里路等于读万卷书”的感觉,有感于此,夫复何求?
第一天早晨从飞机上下来之后,我们即坐上大巴车游布鲁塞尔的景点,当大巴车进入市区带坡度的马路,蓝天、白云、青山、尖顶教堂、露木架构的欧式洋房……第一次踏上欧洲的土地,所有以前从欧洲老电影里P来的印象一一印证,内心有份似曾相识的亲切和感慨。




临行前,朋友们笑称我叩街问巷”叩”到欧洲来了。是的,走出家门便是旅游,走出国门更是幸运。人生就是一次长途旅行,世界上不存在最美的风景,即便最美的风景在你见过之后就不美了,所以最美的风景永远是下一站,永远在旅行的过程中,在可望而不可期之中。


当大巴车驰骋在欧洲中部的高速公路上,远处阿尔卑斯山翠绿的山脉连绵不断,近处泛着波光的碧绿湖泊,大片大片嫩绿的草坪、松林、带陂顶的彩色木屋……一一从眼前掠过,带给我们视觉上的愉悦和心灵上的撞憬,感觉如同在一座天然森林公园里徜徉。

当导游告诉我们,刚才路过的是卢森堡境内时,我们内心一阵讶异。虽然没有计划在这个美丽国度停留,但是能够穿境而过,视线触及到这个原本在想象中非常遥远的国度时,內心真的也有一种满足感。


而当大巴载着我们从意大利进入瑞士国境内时,眼前的美景更是让我们的眼睛一眨也不眨。
见过无数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但唯有瑞士的一切是如此的纯净柔和鲜明,没有杂质。远处的雪山在阳光下晶莹剔透,映衬得近处的青山更加绿意盎然。大片的湖泊像一块镜片镶嵌在碧绿的原野上,牵引视线的还是那一座座五颜六色,造型各异的木屋,教堂、古堡……它们像童话中的“元素”,使静谧的原野有了跳动的色彩。



真的,在欧洲的公路上,常常一边是青山湖泊,一边是山谷草坪,偶尔还有牛羊点缀,人在画中走,看着急速向后的景物如流水般逝去,就能把国内的往事统统抛向脑后,偷得浮生半日闲,好希望大巴一直在路上行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