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前
牛鞞古渡帆影
映照着巴蜀商贸的繁华
千年流转
天府机场钢铁羽翼
已架起通联世界的桥梁

这片承载着2100多年建置史的土地,正以“天府门户、空港简阳”的全新姿态,将千年文脉与空港动能交织,通过“城市引爆、客群引流、产业引聚”工作,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生命力,正穿透时光在这里蓬勃生长。
文脉厚植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融合基因


简阳的文商旅体融合,从来不是无源之水。从龙垭遗址的旧石器到圣德寺白塔的唐代遗韵,从石桥古镇的商道遗迹到 “简州四状元”精神传承;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东灌工程淬炼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担当奉献”精神内核,到首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周克芹以《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点亮中国文坛的光芒…… 这些文化符号既是城市的 “记忆锚点”,更是牵引着古今对话的情感纽带。

为让文化“活”起来,简阳以创新手法激活历史遗存,街头巷尾的建筑景观融入状元元素、非遗符号,龙垭遗址、圣德寺白塔等历史名片与简州四状元、周克芹等人文IP形成矩阵,状元文化周、简州状元宴、东灌音舞剧等载体,让“状元之乡、克芹故里”的文化标识愈发鲜明。


其中,石钟镇前锋村的非遗雅宴主题餐秀令人眼前一亮。这场以“简州四状元”故事为文化内核的餐秀,巧妙地将当地特色美食“踏水非遗九大碗”与古风场景、多感官体验结合,食客举杯间仿佛穿越千年科举宴。在这里,每处遗存都是鲜活文旅IP,每段传承都是融合发展的价值内核。
“阳安小儿拍手笑,使君幻出江南景”
薛涛笔下的诗意简阳
如今已是
“成都走向世界的起点、世界走进成都的首站”

作为“国际空港门户枢纽城市”,简阳紧扣“空港”二字,通过“城市引爆、客群引流、产业引聚”工作,让文商旅体融合发展从“物理叠加”迈向“化学反应”。
城市引爆
筑载体,塑品牌,激活全域动能


功能载体是引爆点,东来印象即将承接成都世运会柔术、空手道、桑搏、皮艇球四项赛事,这座集体育馆、大剧院于一体的综合体,既是赛事舞台,更是市民日常锻炼、文化消费的共享空间。更通过城市候机楼与机场的无缝衔接,把旅客候机时间转化为体验简阳的“黄金窗口”,形成“候机服务+商务会展+潮娱赛事”的消费闭环。

特色场景是引流线,“一江两岸”的灯光秀与夜悦市集相映,烟火气里流淌着都市活力;鳌山绿道串联白塔园、状元台,获评“定向运动基地公园”,“体育+生态+文化”让行走皆成享受。这些节点构成空港旅客“过境即停留”的触点,让空港1小时生活圈变为现实。

与此同时,赛事与文化活动持续为城市升温,全国举重锦标赛、柔道锦标赛等重大赛事落地,“爱成都・迎世运”系列活动惠及20万人次;首届简州状元文化交流活动擦亮文脉名片,简阳羊肉汤入选“非遗四川・百城百艺”,而“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成功,更让城市气质与功能同步提升。载体、场景、活动三位一体,共同构筑起简阳 “引客入简” 的底气。
客群引流
借赛事,造场景,扩大流量入口

有了城市载体的支撑,如何将过境旅客转化为深度游客?简阳创新推出“运动无限 简阳有礼”票根经济体系,持5日内天府国际机场登机牌或世运会门票,可解锁8重消费礼遇,一张票根串起全域消费闭环。



四季主题场景则让“常来常新”成为可能。春季,千亩梨园与黄花风铃木基地联动成海,“赏花+”模式引客如织;夏季,沱江龙舟赛、啤酒节点燃热情,带动两岸餐饮住宿消费翻番;秋季,天府粮仓丰收节融合农耕体验与农民画展,让乡土气息成为吸引力;冬季,羊肉汤文化节以省级非遗IP激活全域消费,暖汤里熬煮着城市烟火。

再加上国际城市定向越野、水上运动会等赛事注入的国际化活力,“四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引流格局,让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让简阳全年都有“打卡点”。


为打造“深度沉浸”,简阳正以场景创新重构文旅体验。荷桥村川西林盘里,家风学堂与文创相映,扎染、陶艺体验让游客触摸乡村肌理;东麓花溪千亩黄花风铃木下,“赏花+研学”“赏花+文创”拓展着消费边界…… 当游客与市民在同一空间里共享城市生活,“他乡”与“故乡”的边界逐渐模糊,这种“生活化旅游”让简阳的“幸福指数”自然转化为“旅游吸引力”。
产业引聚
育主体,强链条,构建融合生态
流量变留量,留量变产值,是简阳产业引聚的核心逻辑。天府国际机场的“流量优势”正转化为“产业势能”,“临空经济+文商旅体”的融合重塑城市发展格局。



简州面塑、简阳农民画等非遗走出深闺,与海底捞等国际品牌跨界合作, 非遗元素融入餐饮包装、文创产品,传统文化借国际IP焕发新生;简阳临空经济产业园聚焦“乐购潮娱时尚区”建设,依托东来印象载体挖掘东航链主资源,发展城市候机楼、航司总部、商业综合体等细分领域,打造“近悦远来、乐享简州”的空港展示窗口。东航整体运营导入的“云锦天地”“东航中心”两大IP,正加速成长为辐射成渝的临空经济新地标。

江源镇汽摩越野小镇、石钟镇水上运动小镇加快建设,“龙舟赛”等赛事IP持续壮大,正激活体育装备、赛事运营等关联产业,推动向“产业集群”跃升。

临空优势的放大更让产业根基愈扎愈深,实施“空港合伙人计划”,依托东航资源打造muspace总部办公、酒店集群、首品首店、特色商业的空港消费新场景。用好240小时过境免签,聚焦机场客群全周期服务需求,打造简阳天府机场城市候机楼,50余家航司参与临空经济恳谈会,10余家航司达成入驻意向;“双东简”结对深化,公用型保税仓、空铁枢纽站城一体等21个项目加速推进;航润、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等高临空指向性项目加快建设,“四航”产业集聚格局逐步形成;申创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2025年第六届BME全球采购大会达成14亿元意向……开放基因让产业根基愈牢。

从千年文脉的唤醒,到空港动能的注入;从城市场景的重构,到客群流量的转化,再到产业生态的成型,简阳的文商旅体融合之路,既是对“入蜀最宜游简郡”的历史呼应,更是对“天府门户、空港简阳”的时代作答。在这里,文化的厚度、生态的美度、产业的强度、生活的温度交织共生,正共同铸就一座空港赋能的魅力之城,向着“全省首个百强千亿县”“成都市域副中心”全速前进。
记者 | 胡禹
编辑 | 郑玥岚
责编 | 曹礼芹
审核 | 李艳敏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有涉及版权、新闻线索等事宜请联系028—27222000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