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长江与汉江交汇处的武汉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早在距今8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先民们就在这水网之域繁衍生息。位于黄陂区盘龙湖畔的盘龙城,筑于商代,距今约有3500年的历史。明清时期,由于武汉地区位于中国第一大江长江与长江的最大支流汉江交汇处,水运交通通达九省,因此有九省通衢之誉。特别是明成化年间,汉江主航道被洪水改道由龟山北汇入长江,将汉阳城一分为二,由此而形成汉口新镇,奠定了武汉三镇隔江鼎立的地理基础。由于汉口地处华中腹地,又拥有两江的水运交通便利,一跃而发展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的商业大镇。
汉口作为明清时期的商业大镇,因其商贸繁荣,与北京、苏州、佛州并称“天下四聚”,又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同称天下“四大名镇”,并成为了“楚中第一繁盛处”。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后,汉口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1861年3月,汉口正式对外开埠。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分汉水以北地置夏口厅,治所即今汉口。武汉三镇之一的汉阳最初的名称是沌阳县,也是武汉三镇中最早的县级行政建制。沌阳县后来曾改为汉津县,后因“山南水北为阳”更名汉阳县,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时推动了汉阳从军事、行政中心向工业城市的转型,后来就逐步发展为了武汉的工业中心。
武汉三镇中的武昌城的发展史起源于223年吴主孙权为抗衡曹操,在黄鹄山(今蛇山)夯土筑城,因为该处位于夏水(今称汉江)通长江入口,故称夏口城。夏口城常常屯水军,由于水军对战船的大量需求,刺激了武昌造船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夏口早期城池的形成。后来孙权希望夏口城“以武为昌”,因此改夏口城为武昌城。那知武昌城自元代起湖广行省的首府,辖今日湖北南部及湖南、广西和贵州的大部、广东的部分地区,所以当时的武昌城池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到了明代,朱元璋第六子朱桢受封楚王驻武昌,推动城池扩建为南方最大城池之一,是有相当辉煌历史的。
除了武汉市外,目前长江上还有哪些沿江城市呢?长江上游的沿江城市包括四川省的宜宾市、泸州市、重庆直辖市(主城区及沿江区县),云南省的攀枝花市等城市。长江中游的沿江城市有湖北省的恩施市、宜昌市、荆州市、武汉市、黄石市、黄冈市。 湖南省的岳阳市、江西省的九江市等城市。长江下游的沿江城市有江苏省的南京市 、 镇江市、扬州市)、安徽省的芜湖市 、马鞍山市,以及上海直辖市。这其中重庆、武汉、南京、上海被称为长江沿岸的四大核心城市。长江岸边拥有这么多的沿江城市,为何只有武汉是唯一以长江为中心的城市呢?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的面积最庞大、人口数量最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经济带,它横跨东西,连接南北。长江经济带上共有五大顶级城市群,三大经济活跃区域,更有24座经济总量超过万亿的城市,17座市域人口超千万的城市,8座城区人口超千万的大城市。在长江这条黄金水道上,要询问哪座沿江城市是跨长江发展最为成功的城市?那么唯一正确的答案就是武汉市!首先,长江流域的中小城市是很难实现跨长江发展的,实力稍强的城市能够建设两三座跨长江大桥就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因此,地级市以下的中小城市包括普通地级市由于能量有限就自然地被排除在外了。
而且长江经济带上的成都、长沙、合肥、杭州这些省会城市并不沿长江,真正的沿长江大城市只有重庆、武汉、南京、苏州和上海。苏州全域在长江南岸,没法称得上跨江城市,上海在长江中的崇明岛也无法实现真正的跨江发展。这样一来,跨江发展的城市只剩下武汉、重庆、南京这三座城市。南京在长江以南,虽然有跨江发展的概念,但动力不足,其江北的面积人口只有江南的九分之一左右。重庆虽然面积巨大,但人口和经济中心还是在江北。只有武汉自明清时期就开始跨江发展,现在武汉的江南江北无论是人口数量或者是区域面积,基本上都是相对比较均衡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