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阔的呼伦贝尔草原上,历史的回响与现代的脉动交织出一幅幅壮丽的画卷。在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北疆大地上,今年恰逢嘎仙洞石刻祝文发现45周年这一重要时刻。为了庆祝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并深入挖掘呼伦贝尔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7月30日至8月1日,第一届“融合之路”文化交流座谈会在呼伦贝尔举办。这次座谈会不仅为这片北疆大地赋予了新的文化活力,更为呼伦贝尔打造独具特色的文旅品牌开启了新的篇章。
嘎仙洞,这个见证了拓跋鲜卑民族南迁融入中原文明重要历程的历史遗址,以其古朴苍劲的石刻祝文,诉说着千年的沧桑与辉煌。45年前,嘎仙洞石刻祝文的发现,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拓跋鲜卑历史深处的大门,让世人得以窥见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而今,这一发现不仅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宝藏,更成为呼伦贝尔打造“融合之路”文旅品牌的深厚文化底蕴。
“融合之路”,这一文旅品牌的提出,不仅是对呼伦贝尔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更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诠释。呼伦贝尔,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草原的辽阔、森林的静谧、湿地的丰美与民俗的绚烂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而“融合之路”正是以这些资源为基础,通过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打造出一条连接历史与现代、自然与人文、民族与世界的文明长廊。
在嘎仙洞石刻祝文发现45周年的重要时刻,呼伦贝尔市携手洛阳、大同等地,共同举办了系列文化交流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呼伦贝尔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魅力,更促进了三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为“融合之路”文旅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融合之路·行走的文旅对话”呼伦贝尔、大同、洛阳三城文旅互动季活动的举办,更是将“融合之路”的品牌理念推向了新的高度。
此次活动上,专家学者们围绕“融合之路”的历史渊源、考古发现、文化交流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与见解。这些研讨不仅深化了对拓跋鲜卑历史的认识,更为呼伦贝尔打造“融合之路”文旅品牌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
嘎仙洞石刻祝文发现45周年对于呼伦贝尔打造“北疆文化”和“融合之路”具有深远意义。它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与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展望与期许。通过深入挖掘拓跋鲜卑南迁融入中原文明的历史内涵与时代价值,呼伦贝尔正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访。而这些游客的到来,不仅为呼伦贝尔的文旅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更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了一份力量。
在未来的发展中,呼伦贝尔将继续以生态为基、文化为魂、融合为径,构建起全季节、全场景、全龄层的文旅发展新格局。通过精心打造国家级精品旅游线路、积极推动“融合之路”重要节点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与旅游合作等措施,呼伦贝尔正奋力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答卷。在这片北疆沃土上,文旅融合的画笔仍在挥毫泼墨,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时代画卷正向着更辽阔的未来舒展。
-THE END-
撰稿: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韩瑜
编辑:王羽佳、朱寅羽
监审:刘贺楠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 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
1.本公众号上部分文章和图片为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公众号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地对作者和稿件来源进行了标注和通告,如有漏登或稿件涉及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小编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更改或删除。
3.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