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场馆与研学基地成热门打卡地,新设展览、沉浸式体验吸引亲子家庭接踵而至;乡村民宿、自然山水与人文艺术交融,为游客提供别样夏日体验;古镇实景演出、步行街烟火、古城汉服体验等新场景,让夜游经济活力迸发……
夜晚的石家庄工业遗址公园灯光璀璨,景色迷人。
暑期以来,石家庄文旅市场热潮涌动,旅游场景多姿多彩,丰富的业态与沉浸式体验吸引众多游客纷至沓来,持续擦亮石家庄文旅名片,为城市文旅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
文博热、研学热拉动暑期游
了解一座城,从博物馆开始。进入暑期,河北博物院里挤满了参观体验的家长和儿童。
市民在河北省博物院参观展览。本组照片均为本报记者 张晓峰 摄
在“文脉华章——冀藏古籍文化展”展厅,孩子们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古籍修复的精妙技艺;“鲸奇世界”展厅里,家长们举起手机记录孩子与蓝鲸骨架模型的同框瞬间……一场场亮点纷呈的特色新展,为孩子们打造了寓教于乐的优质平台,助力其快乐成长。
中山国遗址研学基地同样热闹非凡。近百名中小学生在考古专家带领下蹲在模拟探方里,手持小毛刷轻轻拂去“文物”表面的浮土。“小心点,这处陶片纹路可能是饕餮纹!”来自石家庄的11岁男孩儿刘世博举着放大镜,兴奋地说。
“我们设计了‘临摹中山篆’等多项体验活动,为参与者开启一场独特的文化之旅。”负责人李老师介绍,此次活动吸引众多家庭专门从北京、山西等地赶来。随着活动热度攀升,周边民宿的预订量也显著增长。
据介绍,为满足暑期观众需求,石家庄众多文化场馆根据自身特色,精心策划推出一系列陈列展览和教育活动,为观众奉上丰富的文化盛宴。同时,通过延长开放时间等方式,进一步满足公众参观需求。
在湾里庙步行街“郭海博铁板浮雕工作室”,外国友人体验铁板浮雕技艺。
畅享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
炎炎夏日,纳凉游、亲水游、民宿游也为大家提供了多种选择,不少人选择投入乡村田野和山峦的怀抱,享受别样的夏日时光。在乡村旅游持续升温的同时,民宿作为承接乡村旅游消费的主要载体受到青睐。
暑期以来,位于井陉县的红土岭山陉居生态民宿可谓“一房难求”,成功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在此度过夏日悠然时光。
“我们选择的是窑洞民宿,感觉很有韵味。”来自北京的游客刘潇说,“入住窑洞民宿后,游客能够合理且妥善地安排自己的行程。早上起来还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日出,当地的农家菜和烧烤也值得推荐。”
嶂石岩的晨雾还未散尽,金色的阳光已梦幻似地洒落在岩美术馆的玻璃幕墙上。这座依山而建的建筑如一块坠入山谷的陨石,与周边赤壁丹崖形成奇妙对话。暑假期间,在该美术馆开展的“岩语回响——艺术共栖计划”,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展。
展厅内,40余幅绘画作品在智能感应灯下流转着不同光影,中央展区的雕塑引得游客纷纷驻足。来自天津的美术教师王敏正带着学生欣赏展品:“这些作品把地质特征转化为艺术语言,比课本直观多了。”
光影交织展现夜游新趣
缤纷夜经济,袅袅烟火气。夏日里,众多游客选择前往繁华的街区,感受热闹的烟火气。
夜幕降临,韵味悠长的龙泉古镇别具风情,多场实景演出让游客沉浸式享受文化大餐;土门关驿道小镇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在啤酒广场上开怀畅饮……从特色商圈到文旅小镇,从餐饮住宿到休闲体验,更舒适、更优质的夜消费新场景接连“上分”,夜经济活力四射。
图为夜晚,市民在湾里庙步行街品美食。
夜幕之下,湾里庙步行街的啤酒广场热闹起来,市民品尝着可口的美食,尽情享受着夏夜美好时光。不远处的手工作坊里,铜锤敲打声却漾出另一种韵律。在这里,从街头烟火到指尖匠心,湾里庙步行街把夜经济酿成了一杯层次丰富的酒,让每个过客都沉醉在味蕾与情怀的狂欢里。
在正定古城,穿上汉服逛古城、拍照留念,已经成为很多游客必选的夜游打卡项目。古城的街巷间,分布着几十家汉服馆,这些汉服馆从服饰挑选、头饰搭配,到妆容设计、跟拍服务,为游客提供了一条龙式的完整服务,让游客在沉浸式的游览体验中留下了珍贵的记忆。
今年夏天,石家庄文旅市场凭借沉浸式体验、多元业态融合的特色,热度持续高涨,文旅名片愈发亮眼,吸引了大量游客打卡体验,为城市文旅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来源:石家庄日报 记者:李艺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