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西溪!厦门“环东之眼”正式开放,769米慢行桥串联三大功能区。
船桅斜拉索塔托起流线型顶棚,这座横跨西溪入海口的银白色长桥,成为同安新城最灵动的“海上风帆”。
2025年7月底,厦门同安新城核心地标——“环东之眼”景观慢行桥正式开放通行。
随着围挡全部拆除,这座连接西溪入海口东西两岸的769米长桥,正式向市民敞开怀抱。
其命名“环东之眼”,既呼应环东海域新城的地理位置,也暗喻其作为区域枢纽“点睛之笔”的战略意义。
一、设计亮点:以帆为形,扬帆起航
“环东之眼”由设计厦门山海健康步道的丹麦Sja-arch设计团队操刀,采用多塔单索面斜拉桥结构。
7座船桅造型的纯白索塔沿桥身错落分布,顶部延伸出弧形遮阳顶棚,贯通全桥。
顶棚如层叠风帆,在碧海蓝天下形成强烈的视觉韵律,营造出“群帆破浪”的动态意象。
桥面按功能分区科学布局:最宽处达11.23米,分隔出独立的自行车道与人行步道;最窄处6米,通过流线型收束增强结构美感。
夜间,嵌入索塔的灯光系统点亮桥体,使“风帆”在夜幕中化为金色光带,成为环东海域夜景的新焦点。
二、三年雕琢:从蓝图到现实
项目自2022年启动建设,分东、西两段推进:
2023年9月,东段率先完成主体结构与灯光调试,银白色桥身初现“扬帆”轮廓;
2025年4月全桥竣工,经3个月验收及管养移交准备,最终于7月底正式开放。
分段建设的策略兼顾效率与品质,使这座技术复杂的异形结构桥得以精益求精。
三、城市动脉:三区互联的“黄金纽带”
慢行桥的核心价值在于打破地理隔阂。它直接串联三大功能区:
西侧接入西炉住宅区,数万居民步行直达海滨;
中部贯通银城智谷商务区(厦门科学城孵化器、生物医药创新园等产业高地);
东端延伸至丙洲岛文旅区(陈化成故里、方特旅游区)。
以往从银城智谷到丙洲岛需绕行30分钟车程,如今缩短至10分钟步行,市民前往爱琴海购物公园及地铁站更便捷。
四、地标使命:不止于桥
作为同安新城文体公建群的核心配套,“环东之眼”承载着多重使命:
交通功能:
与规划中的BRT“智谷云谷站”及2027年通车的地铁6号线构成立体交通网;
文化纽带:
连接文化主题公园(博物馆、图书馆)、市民活动中心(体育场馆、购物中心)等公建设施;
经济引擎:
激活银城智谷百亿投资商务区与丙洲岛大型游乐片区的联动发展。
随着BRT环线和地铁6号线的未来接入,“环东之眼”将从慢行纽带升级为立体交通枢纽。
结语
当居民骑行于桥面海风之中,商务人士穿梭于智谷与云谷之间,游客漫步至丙洲岛主题乐园——这座桥已不仅是钢筋水泥的构造物,更成为同安新城“产城人”融合发展的鲜活脉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