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在西安旅游,除了游览几个名胜景点外,还观看了三部实景剧,分别是:《驼铃传奇》、《复活的军团》和《长恨歌》。前两部剧的观感已经发布,本文介绍《长恨歌》。
《长恨歌》是一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它以白居易同名长篇叙事诗为蓝本,在华清宫遗址上构建沉浸式时空场域,通过世界领先的山水立体灯光系统与考古实景融合,再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旷世绝恋。全剧以骊山为天然幕布、九龙湖为动态舞台,独创“水陆空三栖演绎”,堪称东方美学巅峰之作。
剧情核心:以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的传奇爱情故事为主线,在西安华清宫(原唐代华清池)历史遗址上实景演绎。全剧分为四幕。
第一幕:盛世浓情。展现杨玉环入宫受宠,霓裳羽衣舞尽显盛世繁华与帝妃缠绵。
第二幕:安史惊变。渔阳鼙鼓打破迷梦,安史之乱爆发,玄宗仓皇幸蜀。
第三幕:马嵬长恨。全剧高潮,迫于兵谏,杨贵妃于马嵬坡香消玉殒,玄宗痛彻心扉。
第四幕:仙境重逢。以浪漫手法描绘玄宗升仙后于蓬莱仙岛与玉环重聚,寄托无尽相思。
该剧的主要特点:
真山真水·盛唐实境:世界级历史舞台:以骊山为天然背景,华清宫九龙湖为核心舞台,巧妙融合园林亭榭、宫殿遗迹(如长生殿、芙蓉殿),在历史原址上重现盛唐皇家气象。
实景动效:山体星光、水幕烟火、现场瀑布、月宫机关等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
绝美舞艺·视听盛宴:大唐乐舞精粹: “霓裳羽衣舞”、“绿腰舞”等专业复原唐代宫廷乐舞,场面华美绝伦。顶尖舞美设计:灯光(如骊山千余颗定制LED灯模拟星空)、音响、特效(火海、战火)营造强烈沉浸感。服饰道具考究:妆容服饰极力还原唐代审美。
水上舞台·动态演绎:多维立体舞台:核心为可升降的水中舞台,结合周边楼阁山体,实现精妙的空间调度。唯美意境营造: 水上场景(如初见、赐浴、诀别)营造空灵浪漫与悲情氛围。
家国悲歌·永恒主题:爱情史诗:浓墨重彩描绘帝妃至情,尤其马嵬诀别催人泪下。
历史反思:暗含对盛世沉迷、君王失政导致山河破碎的深刻喟叹。
东方美学意境:结尾“在天愿作比翼鸟”的浪漫化表达赋予悲剧诗意升华。
《长恨歌》依托独一无二的历史场景,通过顶级舞美、乐舞编排和实景科技,将缠绵悱恻的千古帝妃绝恋与跌宕盛唐史诗完美结合,是中国实景演出艺术性、历史感与视觉奇观的高度典范。四季上演(冬季或有特制版),被誉为“中国最美实景舞剧”。
当浩荡钟声自骊山顶峰的唐代铜钟复制品传来,《长恨歌》早已超越爱情叙事,成为一曲关于时间、权力与文明记忆的立体祭祀。那些消散在温泉蒸汽中的誓言,终被铸入中国文旅美学的基因库。
《观长恨歌实景舞剧》二首
其一
月照华清丽绮宫,羽衣霓影舞回风。
温汤犹浸凝脂暖,羯鼓翻催烽烬红。
魂断马嵬香魄散,念存金殿圣恩空。
骊山星落盛唐败,长恨春归遗梦中。
注:首联以“华清池月”实景启幕,颔联对比承转,“凝脂暖”呼应赐浴场景,“烽烬红”暗喻安史之乱爆发;颈联直击高潮冲突,“香魄散”指马嵬兵变,“圣恩空”点题长恨;尾联“骊山星落”化用实景灯光特效,“春归遗梦”叹盛世爱情终成泡影。诗中“凝脂”“羯鼓”“胭脂”等词均取自白居易原诗,将实景舞美的视觉震撼转化为时空交错的诗境,力图彰显盛极而衰的历史沧桑感。
其二
霓裳撕破骊山霭,珠泪沉波夜未央。
烽火台前戈甲冷,荔枝驿里绮罗香。
渔阳鼓震芙蓉帐,蜀道铃凄玳瑁床。
长恨诗成星斗换,千年不褪紫霞妆。
注:此诗通过实景舞剧元素重构盛唐悲歌。首联以“霓裳撕破”启幕,“珠泪沉波”暗喻马嵬惊变;颔联用“戈甲冷”与“绮罗香”的感官对仗,浓缩帝妃由奢入劫的转折;颈联借安史乱鼓拆解芙蓉暖帐;尾联“星斗换”既指舞美幻境,更昭示诗史不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