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新闻记者 李皓
8月4日,2025海北州王洛宾音乐文化旅游节在这片浸润着歌声与诗意的土地上盛大启幕。作为海北藏族自治州文旅融合的标志性IP,王洛宾音乐文化旅游节已走过多个春秋。从最初单纯的音乐展演,到如今“音乐+旅游+文化+商贸”深度融合的综合文旅盛宴,生动诠释了海北“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理念,尽情展现海北各族群众自信开放的豪迈风采。
海北人做了什么
80多年前,西部歌王王洛宾在金银滩草原写下世界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让这片土地的浪漫永远镌刻在时光里。今天,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海北人守护着青山绿水,让大湖北岸、祁连山南麓始终绿草如茵、风光如画。
诗情大湖敞怀抱,梦幻海北迎远客。
据海北州文体旅游广电局统计,2024年全州接待游客960.51万人次,同比增长51.28%,实现旅游收入37.65亿元,同比增长23.65%。环湖北岸5个观景点自开放以来,累计接待游客79.09万人次,通过丰富体验项目、设置免费摊位等举措,让171名农牧民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超万元,更辐射带动环湖周边1100余人吃上“旅游饭”。海北正以文旅融合为纽带,推动产业发展与就业增收协同共进、同频共赢。
8月4日,祁连县文体旅游广电局传来喜讯:8月2日,全县接待游客突破6.1万人次,其中阿咪东索林海露营基地单日接待1.1万人次,两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
祁连县文旅局副局长冯玲玲介绍:“祁连以‘文旅+生态+体育+美食’融合模式激活市场活力,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显著增强了祁连文旅的融合深度与吸引力。”
近年来,海北立足省委省政府“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战略,依托地域特色优势,成功打造王洛宾音乐文化旅游节、门源百里油菜花海、祁连山草原风情、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暨观鱼活动、海晏达玉音乐节等系列品牌。借助祁连山、青海湖双国家公园(候选区)生态优势,积极承办民族射箭精英赛、青超联赛、岗什卡滑雪登山邀请赛等赛事,创新开展青海湖开湖季、观鸟季等主题活动。祁连山·岗什卡雪峰“人生第一座雪山”品牌声名远播,带动景区周边兴起行李托运、路线向导等新业态,实现文旅消费与联农带农双向促进。
去年年底,全省冬春旅游号角吹响后,海北冰雪旅游新业态就业吸纳成效显著。2024年10月至2025年3月,全州与“冰雪经济”相关的11个行业入库税收达2120万元,住宿业、商务服务业和租赁业税收同比分别增长118%、50%、54%,“冰雪经济”的税收拉动作用凸显。
2025海北州王洛宾音乐文化旅游节不仅带火了旅游经济,更让海北的文化符号深入人心。这种“音乐搭台、文旅唱戏、文化扎根”的模式,推动海北从“小众旅游地”蝶变为全国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从一首歌曲出发,海北人书写着文旅融合的鲜活实践。站在同宝山巅眺望,海北人心向远方、步履铿锵。曾经“遥远的地方”不再遥远,这片土地正与世界携手,共谱发展新篇。
你或许见过祁连山浩如烟海的森林,游览过门源河谷的金色花海,但这些只是海北美景的冰山一角。这片土地内涵丰盈、意蕴悠长,每一片草原、每一座高山都藏着独特风韵。漫步其间,唯有“移步换景”,细细感受,方能领会它的万种风情。
海北人善用色彩勾勒家乡神韵。当你走进海北,质朴的乡亲会为你展开一幅五彩斑斓、流光溢彩的画卷。
绿色,是海北最鲜明的底色。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海北坐拥675万亩湿地、792万亩林地、1788万亩各类自然保护地,两大国家公园(候选区)青海片区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80%。问起海北最醒目的颜色,当地人总会毫不犹豫地指向这抹生机盎然的绿。
金色,是海北蓬勃的希望,象征着产业振兴与经济腾飞。海北是我省重要的牧业区,也是我省清洁能源的主阵地。海北境内天然草原面积为2763万亩,存栏牛羊373万头(只),还是全省最大的青稞、油菜、冷水鱼供种(苗)地。近年来,海北州积极推进工业转型进程,打造了多个产业园,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稳步推进。
8月4日,在海北州2025年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推介会上,海北州农牧和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华卡才让有感而发,近年来,海北州成功培育了五大亿级主导产业、八大千万级特色产业,以及中藏药材、藏香猪、草原生态鸡等其他百万级特色产业。以“祁连山下好牧场”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率先在全省取得国际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和香港优质“正”印认证,成功打造了“中国藏羊之乡”等系列金字招牌,产品远销港澳、走向世界,“祁连山下好牧场”的品牌魅力日益彰显。
与金色呼应的是银色。海北四周环山,绵延逶迤的雪峰和冰川构成了海北独特的生态资源和文旅资源。目前,海北州拥有1个5A级景区、6个4A级景区,岗什卡雪山早已成为海北州冰雪旅游的知名品牌。
海北占据青海湖湖域面积的47%、湖岸线的53%、入湖淡水量的85%。可以说,海北是一个浩瀚的蓝色世界,山水相依,构成了它的独特美景。
在海北,最不能被忽视的还有红色。近年来,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海北全力打造“两弹一星”红色教育品牌。境内的原子城纪念馆被评为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221基地入选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榜单。2024年以来,海北已承接省内外培训900余期,18.36万人次接受红色教育,红色研学产业蓬勃发展。
张涛说:“近年来,海北积极融入全省‘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格局,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成功举办青海湖开湖季、观鱼季、观花季、观鸟季等系列生态旅游活动,以及环青赛、中国·青海国际民族传统射箭精英赛等品牌赛事。岗什卡、圣泉湾、同宝山、阿咪东索等景区持续火爆出圈,全州文旅市场热度节节攀升,产业发展态势蒸蒸日上。”
红蓝辉映间藏着岁月沉淀,金银交织中透着生机勃发,海北也因此被誉为“五彩福地”。
海北有什么
海北在哪里
东经98°05′—102°41′,北纬36°44′—39°05′,这片3.47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天地,便是海北藏族自治州。3554米的平均海拔,赋予它凉爽的气候与丰饶的牧场,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独有的魅力。
海北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海北东南毗邻青海省会西宁,西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东南部与甘肃省相连。巍峨的祁连山如天然屏障,分隔出海北与河西走廊的不同风情。辽阔的青海湖似温润碧玉,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
海北州府所在地海晏县西海镇,距西宁100千米,“一脚油门浪海晏”的邀约,道尽这份便捷与亲近。海北所辖祁连县到河西走廊“金张掖”,车程不过两小时。说海北是青海地理位置最优、交通最便利的自治州,实至名归。
而这,远非海北的全部。海北是青海同时拥有青海湖国家公园(候选区)和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青海片区的少数民族自治州。独特的自然禀赋与优良的生态环境,让海北极具辨识度。正如海北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州总工会主席张涛在旅游节致辞中所言:“海北天蓝、地绿、水清,林海雪原、天境祁连、鱼鸟天堂、河清海晏,生态画卷徐徐铺展,这么近,那么美!”
同宝山下踏歌起舞,青海湖畔笑声飞扬。
《西海都市报》(2025年08月07日 第A5版:专版)
来源:西海都市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