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昌溪吃完饭,接着往璜田乡走,武阳乡旁边有个蜘蛛肚,我带老蒋来感受一下。
昌溪村口再次经过去万二的路口,我们从右边走。
昌溪村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为昌溪乡政府驻地。昌溪,它建村于唐代;这里山川秀丽,文化灿烂,名人辈出,风俗纯正,被世人称为"古歙南乡第一村"。这一古村落地理条件优越,它距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县城30公里,离著名的山水画廊──新安江7公里 。(摘自360百科)
昌溪村原名沧溪,根据文物考古发现,这里早在汉代就有了人类活动的历史,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唐代时,有姚、叶、朱、方、王五大姓在这里生息。南宋淳熙年间,吴姓迁入后改称沧溪为昌溪,吴姓便成了这里的主姓。整个村落建在依山傍水的小盆地中,气候湿润,水源充足,适宜农作物生长和人口繁衍发展。
昌溪河历史上曾通航,清代中叶曾开有一条官道,给昌溪后来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村庄被蜿蜒连绵的群山环抱,树高林密,在军事上利于屯兵。正因如此,历史上朱元璋、太平天国军队曾到此屯兵休整。20世纪30年代曾是新四军皖浙支队的重要驻地之一。(摘自360百科)
傍溪而行,绿岭莠竹,骑行就应该走这样的路。
我们走的这段也是皖浙一号公路的一部分,这里距新安江山水画廊和阳产都不远。
皖浙1号旅游风景道位于大黄山旅游圈和大杭州旅游圈的交汇处,是“名城-名山-名江-名湖-名村”国际黄金旅游线的重要旅游廊道,区位条件优越,水陆交通便捷,沿线有花山谜窟、徽州古城、新安江山水画廊、昌溪古村落、阳产土楼群、千岛湖、新安江大坝等景点,其中黄山市境内有3A级以上景区5处、百佳摄影点15处、中国传统古村落41处、徽州古道2处,沿途呈现“高山林、中山茶、低山果、水中鱼”立体生态格局,徽派古民居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可全方位地满足游客亲近自然、回归农村、感受文化的深度体验。(摘自百度百科)
这个路边有土楼的村子名字叫虎行,很霸气!
我们两辆车游走在仿佛流动画卷的新安江畔,尽情体验骑行的刺激和快乐!这和开汽车不一样,你随时都在和风景互动,甚至可以成为风景的一部分,就像我在后面欣赏老蒋的优雅压弯一样。
正口,原名径口、径川,意为大洲源路径之口。在水路交通盛行的农耕时代,大洲源民众若想走出大山,需经正口上船,上抵徽州府,下赴建德、杭州。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就了正口码头的一番盛名。正口,雅称正川,但正口之名一直延续至今。正口于明代英宗(1427—1464)期间建村,至今已有近600年历史。(网摘)
现今的正口村,是在新安江大坝蓄水后,因原村落被淹没而被迫后靠所建的新居。
从正口村公路不再顺着新安江走,左拐往武阳乡。我们只走了皖浙一号公路S348一段,就让我由衷赞叹不已,这就是一条为自驾修的沿江公路。
过武阳大桥右拐,绕过武阳乡来到溧宁高速高架桥下。
这个桥右拐,桥上有几个小伙在钓鱼,看到老蒋的车两眼发直,对我的车不屑一顾。
从高架桥右边的沿江小道上山。
道路不宽,摩托还好,汽车估计会车困难。
边走边给大家介绍一下蜘蛛肚:
“高山又临水,扬手可触云”的蜘蛛肚,是一个姚氏聚族而居的古朴高山土楼村。据传,280年前,深渡姚氏乘船至此,仰望山势如蜘蛛结网形,认定此地是一个“簇簇田塍来拱抱,家开财库人丁旺”的风水宝地。通过再三审视,选定在蜘蛛肚子的位置上筑舍生息,是为蜘蛛肚始祖一世公,村名以地形命名。(网摘)
蜘蛛肚至今仍保持原始自然风貌,2017年才开通盘山公路到村。在公路开通之前,除了本土摄影人,鲜有外人识得蜘蛛肚。随着皖浙1号风景道的战略性快速打造,不久的将来,蜘蛛肚必会成为中国又一摄影旅游热地。
开始一直顺着新安江走,江水清澈碧绿,垂钓的人不少。
过一个不知名的村子,老蒋的车还和当地的母鸡有了一次亲密接触,好在没事。
野渡无人舟自横,肯定要下来拍几张。
你们可以看看路的宽窄,如果两辆汽车估计要相互礼让才行,老蒋的侦察兵都要给他借道。
4:49,我们来到蜘蛛肚的测试路段的起点,这里有标识上山,好了,挑战开始!
这条蜿蜒曲折的盘山路,被车友们亲切地称为“蜘蛛丝路”。狭窄的道路与连续的发卡弯,不仅考验着每一位驾驶者的技术,更激发了他们心中的赛车激情。一时间,各路驾驶高手纷纷涌入,争相挑战这座被誉为“皖南秋名山”的险峻山路。(网摘)
随着路越爬越高,底下的新安江也离我们越来越远。
我们两辆车都是满载,基本算是重车,老蒋的技术逐渐体现出来,硕长的机车咆哮着冲在前面。
基本这样的发卡弯加急上坡,我只能二挡,有几个剧烈点的用到一档,其余直点的路,三挡可以。
我们不是来竞速的,速度都比较慢,安全第一。
我的车小点,相对灵活,但老蒋的车动力大扭矩大,过弯一点都不犹豫,从不拖泥带水。
有个弯我俩都落脚一次,实在拐得急!连续的回头弯,连续的上坡,基本上进藏的感觉找到了!
这条路如果雨天或天黑,真的有点危险,除了弯多坡陡,山体的地质灾害也不容忽视,不建议大家开汽车上来,一旦遇到会车,非常尴尬!
有些路段旁边就是悬崖,还没有遮挡的路障。
第二块标牌继续指引我们冲坡。
到达山顶这个小停车场,用时8分10秒,后面还有段进村的路,我们就没再往里走。
蜘蛛肚村周围紧邻的还有梅川、半山、中号、下舍等土楼群,山脚是新安江大川岛。蜘蛛肚分上坦、下坦、领上为肚,中号,下舍,阳住产,像蜘蛛的四个脚。整个村叫知川村。
站在蜘蛛肚俯瞰新安江,真的由衷佩服当年选址建村的姚公,太会挑地方了。山脚下是大川岛,据说原来是个乡镇,新安江建水库沉在水底了。从蜘蛛肚俯拍的大川岛,是很多摄影爱好者创作的极好素材。
山坡上土楼不算多,但保留着原始的风貌,新建筑不多,这点很难得,可能交通实在不方便吧。
如果能在这个山坡上的古村认个亲戚,在城里过烦了,来这里每天吃着土菜,看看新安江,不知道是不是很美。最起码想得美
这蜘蛛丝路的确看着过瘾!
新安江发源于休宁县的横江和率水,在屯溪老大桥处汇合,然后徐徐流入浙江千岛湖,再入钱塘江。在黄山市歙县境内,新安江环绕青山、千回百转,形成很多漂亮的水湾。
我辛苦从昌溪背上来的西瓜,此刻成了爽口的解渴之物,这是快活!
吃完瓜,用泉水洗洗手,下山。
上的了山,还能下的了山,才能完成整段测试线路。
发卡弯下坡比上坡难度小点,控制住车速就行。
经过坡山村的后山路和今天的蜘蛛肚,我已经知道老蒋完全具备挑战进藏的山路驾驶技术,就看他的体能最后可能扛得住,还有就是他这台喝油太猛的侦察兵,续航是个更难克服的挑战。
顺利下到山下,钓鱼的小伙还在桥上忙活。
重新回到S348皖浙一号风景大道,刚才曲折爬坡的山道忽然又换成赛道级的奔驰之路,今天跑的路真的成了综合测试线路。晚上还要赶往下一站落脚,只能另辟一篇再续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