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文旅IP,助力南充建设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
顺庆全媒体 记者 陈静 青瑞鑫
位于西山风景区的万卷楼,是史学家、《三国志》作者陈寿读书和治学之所,顺庆因此被誉为“三国文化之源”;壮阔的嘉陵江从陕甘的崇山峻岭而来,一路蜿蜒激荡,将最灵动的身姿、最秀美的风光馈赠给顺庆;罗瑞卿等革命先辈从这片热土走出,为顺庆积淀下厚重深沉的红色文化底蕴……这一脉相承的历史文脉、天赋异禀的自然资源与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共同构成了顺庆发展文旅事业最深沉的内功、最独特的优势与最坚实的底气。
山水环绕顺庆城区(资料图)。汪俭摄
“南充加快建设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顺庆提供核心支撑义不容辞、理所当然。”顺庆区有关负责人表示,顺庆打造“三国之源·潮起顺庆”文旅IP,既凸显顺庆作为三国文化源头的独特价值,又融入嘉陵江奔腾向前的美好意象和主城区活力涌动的现代气息。
建设世界三国文化旅游目的地
立于万卷楼展馆的观景平台,凭栏远眺时,那句“登万卷楼,阅千载史,掬百世忧”的意境便在心中涌现。展馆下的大理石碑上,“万卷楼重建记”诉说着它的前世今生。万卷楼下的南充西河旁,由全国著名辞赋作家何开四所作的《三国源赋》,洋洋洒洒近2000字,雄浑遒劲,直抒今人对陈寿的崇敬之情。此外,陈寿路、陈寿中学、陈寿文化公园等一处处带有“陈寿”符号的城市印记,彰显着南充人民对这位史家翘楚的孺慕与怀念。
据西华师范大学教授李纯蛟考证,明代学者曹学佺曾在《蜀中广记》记载“陈寿隐居于此”“有万卷楼在山之麓”。1990年,政府重建万卷楼,并将万卷楼从果山脚下迁到玉屏山上。1993年11月,首届中国四川国际三国文化研讨会在南充万卷楼召开,这次会议将南充万卷楼定为三国文化研讨会永久会址。
如今,顺庆区正高标准推进西山风景区提档升级项目,让游客能够更直观、更深入地感受三国文化。位于万卷楼景区内的南充熊猫三国城项目,建成后将为西山风景区注入新活力。
8月6日,笔者走进该项目建设现场,只见工人们分布在各个作业面,运输车辆往来穿梭,现场一片繁忙景象。项目现场负责人田克介绍,三国文化体验中心规划面积为17.5万平方米,将依托公园内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结合本土三国文化底蕴与西华师范大学熊猫学院资源,打造独一无二的“熊猫三国城”,构建亲子研学新天地。
据了解,该项目融合三国文化与熊猫文化,采用声、光、电、娱、学、VR、AR、AI等多元化形式,将大熊猫巧妙融入三国历史人物角色中,让青少年在玩乐中学习三国文化。项目还规划了赛博三国潮玩街、三国文化9D幻影飞行影院、三国文化互动美食街等特色鲜明的游乐体验项目,以及围绕三国主题的实景表演、穿越三国历史场景等文化互动项目。建成后,它将填补顺庆区乃至南充市以三国文化为核心的文旅与亲子互动体验园类城市文化名片的空白,进一步强化南充作为“三国文化之源”的品牌认知,为南充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助推文化旅游业繁荣兴盛注入持久而强劲的发展动能。
“依托‘一山两楼’,建设世界三国文化旅游目的地。”区文广旅局局长安然表示,该区将锚定西山、万卷楼、开汉楼这一核心载体集群,深度挖掘三国文化的精神内核与时代价值。通过高标准推进熊猫三国城建设,实施陈寿旧居及万卷楼数字化沉浸式改造工程,全面提档升级西山风景区品质,同时常态化开展三国文化主题活动,持续擦亮“三国之源”文化名片。
建设嘉陵江都市休闲首选地
嘉陵江,南充的母亲河,她以最柔美的身段穿城而过,为这座城市赋予了灵动与秀美。而嘉陵江风景绿道,犹如一条灵动的彩带,串联起无数的美好与惊喜。
沿着嘉陵江风景绿道顺庆段前行,微风拂面,送来嘉陵江的清新气息。一侧是波光粼粼的江面,江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另一侧是绿树成荫的步道,花草繁茂,四季如画。
嘉陵江风景绿道顺庆段全长13公里,按照“环山、顺水、沿城、连景”的设计理念,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穿梭于城市之间。它打通断点,将城市景观与江畔风光融为一体,让人们在城市中也能亲近自然。全线根据地理环境分为都市休闲、亲子活动和临江游乐段,融入了青春创意、体育健身、节庆活动等七大功能,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如果说绿道是嘉陵江的“绿色项链”,那么清泉坝桥下空间“嘉陵绿浪”便是项链上最耀眼的吊坠。这里曾经是闲置的桥下空间,如今已变身为充满活力的健身休闲场所。混凝土桥墩被绘上了个性化彩绘,大海、浪花、天空等图案栩栩如生。走进其中,羽毛球、足球、乒乓球等运动场馆一应俱全,还有滑行区、攀岩区等,满足了不同人群的运动需求。
夜晚的嘉陵江两岸,更是灯火辉煌,夜景迷人。
夕阳下的清晖阁(资料图)。刘益 摄
踏入清晖阁,仿佛穿越时空。穿一身汉服立于雕花回廊,檐角铜铃轻响,衣袂与千年的风相撞,快门定格处是古今交织的剪影。顺着台阶往上走,还能欣赏到精彩的川剧表演、变脸演员的精彩技艺,让戏里的故事伴着茶香慢慢铺展开来。每逢节假日,清晖阁还会开展丰富的实景演艺与特色活动,吸引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在欢笑中共享文旅盛宴。
为打造“三国之源·潮起顺庆”文旅IP,顺庆区将依托嘉陵江黄金水道的天然禀赋和两岸城市景观的独特魅力,以地标建筑清晖阁为核心枢纽,精心布局嘉陵江主城区“一江两岸”消费新场景。通过持续升级业态、优化体验等方式,持续擦亮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的“金字招牌”,进一步点燃夜间文旅经济的活力引擎。同时,沿嘉陵江统筹规划并落地实施一批重大文旅标杆项目,着力将顺庆打造成为嘉陵江流域都市休闲度假的首选目的地,让“三国之源·潮起顺庆”IP在江声帆影中愈发鲜亮。
建设川东北红色旅游示范区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日前,陶行知教育基金会与罗瑞卿纪念馆联合举办了陶行知教育基金会授牌签约仪式,以教育为纽带,赓续红色血脉,共绘育人蓝图。
据了解,此次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双方的沟通对接,开创“红色教育+行知理念”融合发展新格局。签约后,双方将在红色文化研究领域深挖罗瑞卿将军的英勇事迹与精神内涵,结合陶行知教育理念,开发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红色教育课程,并将研学课程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打造“行走的思政课”,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红色文化熏陶,培养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在教育资源共享方面,陶行知教育基金会将为罗瑞卿纪念馆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与优质教育资料,助力纪念馆完善研学设施,提升研学体验。罗瑞卿纪念馆则为基金会提供丰富的红色教育素材,支持基金会开发更多相关的教材、读物等,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宣传推广层面,双方将借助新媒体平台、线下活动等多种渠道,扩大罗瑞卿将军事迹与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和参与红色教育事业。
“今后将优化红色场馆展陈服务,以更生动、更直观的方式展现罗瑞卿将军的生平事迹与精神风貌,让场馆成为弘扬红色文化的前沿阵地。”罗瑞卿纪念馆馆长雷军表示,该馆将充分利用双方合作优势,不断丰富展陈内容,融入更多与陶行知教育理念相契合的元素。此外,还将加强与学校、社会组织的合作,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的需求,定制个性化的参观、研学路线与讲解内容,让红色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红色文化是文旅融合的精神内核,文旅是红色基因活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今后,顺庆区将以罗瑞卿纪念馆等为核心载体,深入推动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与文旅产业的发展实践深度融合。同时,通过推动川北行署旧址保护利用与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品质提升,让沉睡的革命记忆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的文化场景。另外,还将通过优化红色场馆展陈服务、整合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推出跨区域红色研学精品线路等方式,建设川东北红色旅游示范区,为打造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核心支撑注入强劲动能与红色底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