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州融媒】
暑假,山东省青州市青州古城迎来特殊“访客”——身着状元服、头戴状元帽的小学生研学队伍。他们手持“第一甲第一名”状元文创雪糕,认真聆听导游讲述青州状元文化的悠久历史。作为古九州之一,青州自古文风鼎盛,科举时代山东地区共涌现36名状元,其中6人出自今青州境内。如今,依托深厚的历史积淀,青州状元文化研学已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启迪青少年成长的重要载体,吸引着众多学子探寻历史脉络,汲取精神养分。
千年文脉:状元文化的深厚积淀
青州的状元文化,是齐鲁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从唐代至清末,这里先后走出了苏德祥、“三元状元”王曾、“孝义状元”张唐卿、元代状元普颜不花、留存现存唯一殿试状元卷真迹的赵秉忠,以及武状元丁殿祥等6位状元。他们的故事,构成了青州状元文化的核心内涵——科举路上的拼搏进取,为官生涯的清正廉洁,以及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
在青州博物馆,赵秉忠的殿试试卷真迹堪称镇馆之宝。“这份状元卷不仅展现了赵秉忠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治国见解,更体现了科举制度下人才选拔的严格与公正。”博物馆讲解员闵晓洁介绍道。
试卷中,赵秉忠提出的“实政、实心”等治国理念,至今仍具启示意义。而北宋“三元状元”王曾,历经真宗、仁宗两朝,官至宰相,以刚正不阿、敢于直谏著称,其“济天下”的抱负与担当,成为状元精神的生动注脚。这些状元的事迹,通过史书典籍、民间传说代代相传,为青州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为让更多人深度触摸状元文化,今年6月,在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下,潍坊研学旅游协会状元文化分会在邵庄镇墨龙谷片区成立,同期发布了三条精心设计的“状元文化研学路线”。这是潍坊市研学旅游协会成立后的首个专业分会,旨在统筹整合墨龙谷片区、王家辇齐文化、见南山耕读文化、凤凰引状元文化、齐风青韵非遗研学基地等核心资源,构建“文化溯源—精神感悟—实践体验”的研学链条。
线路串联:打造沉浸式研学体验
“青州古城—青州博物馆—范公亭公园—邵庄状元文化展厅—王家辇古村—凤凰引艺术村”线路最具代表性。漫步青州古城,青石街道与衙署建筑诉说着科举时代的市井繁华;在范公亭公园三贤祠,北宋名臣富弼、范仲淹、欧阳修的政绩与风范,与状元文化中的家国情怀相互呼应;邵庄状元文化展厅内,“成王之路”主题展串联起青齐文化、状元文化与凤凰文化,让学子在探寻中感受历史魅力。“我们希望通过线路串联,让学子们在行走中理解状元文化不仅是‘金榜题名’的荣耀,更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担当。”潍坊研学旅游协会状元文化分会负责人表示。
青州状元文化研学活动以“体验式”“互动式”为特色,让沉睡的历史变得可感可知。在青州博物馆,“文武状元郎”主题活动深受学子喜爱:学生们不仅能近距离观赏赵秉忠状元卷,了解科举制度的发展脉络,还能在拓片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亲手制作“第一甲第一名”拓片,将状元卷元素与传统技艺深度融合。“这种‘文物+非遗’的模式,让文化传递更鲜活生动。”青州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勃说。
在王家辇古村,古法香牌制作体验让学子们兴趣盎然。香牌上“状元及第”“独占鳌头”等吉祥图案,承载着民间对状元文化的认同与传承。而在青小甲状元文化研学基地,庄重的拜师礼仪式让学生们深受触动——敬师长、立壮志,在传统礼仪中感悟“为学先为人”的道理。此外,制作状元卷文创、缝制状元香囊等活动,让学子们将“状元精神”以实物形式带回家。
成效显著:文化传承与文旅发展双赢
研学活动还延伸至校园课堂。青州市谭坊镇中小学开发“状元文化”校本课程,将《青州古代名人》《状元宰相王曾》等书籍融入教学,以“成为自己心目中的小状元”为育人理念,激励学生拼搏进取。今年以来,在相关机构助力下,青州青少年在全国青少年语言艺术比赛中表现亮眼,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曹灿杯”等项目晋级省赛人数超700人,130余人跻身国赛,展现了状元文化浸润下的青春风采。
青州状元文化研学的开展,实现了文化传承与文旅发展的双向赋能。从文化传承来看,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通过研学深入了解本土历史,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状元们不是符号化的‘学霸’,而是将个人抱负与国家命运相连的读书人。”受访学子张家齐感慨道,“这让我明白,真正的‘状元精神’是心怀天下、服务社会。”
从文旅产业发展来看,研学活动激活了消费潜力,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据青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数据,2025年上半年,青州接待游客66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5.7%。通过整合状元文化、生态旅游、中医康养等元素,青州推出的研学旅游、非遗体验、“青州有礼”文创等特色产品,有效提升了游客参与感和消费黏性。目前,青州已成功入选全国文化百强县、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全国县域文旅融合发展潜力100强和2025中国50目的地榜“古城古镇目的地榜”。
“状元文化研学不仅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激活历史文脉的重要路径。”青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凝表示,未来青州将持续深挖状元文化内涵,创新研学形式,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为青少年成长提供更丰厚的精神滋养。
(青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本文来自【青州融媒】,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