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初上,身着华服的“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率宫女和侍卫巡街,藏戏、宣舞等数十种非遗歌舞表演紧随其后,让游客们沉浸其中;拉萨啤酒节现场,演员们忘情唱跳,一桌桌客人边看表演边大快朵颐;在“拉萨不夜城”,数百米的街道上人流往来如梭,西藏好物、特色美食、潮玩项目让人目不暇接……高原古城拉萨,夜经济蓬勃发展。
拉萨市商务局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拉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31.52亿元,同比增长4.5%。夜间消费占到了全天消费总额的68%。为充分挖掘夜间消费资源,拉萨通过培育、建设、提升一批高质量夜间经济活力区、夜间经济活力点,加快建立夜间经济产业体系。目前,拉萨已建成夜间经济活力区7处,夜间经济活力点10处。
深度融合
悠长的藏戏唱腔、传承千年的舞步……“拉萨不夜城”开街首日,一个个非遗节目轮番表演。在领舞者的带领下,游客和市民还围成圆圈,跳起欢快的锅庄。
来自广东的张建明跳着锅庄,沉醉在西藏独特的文化魅力中。“没想到西藏的夜市这么有意思。”张建明说,这里既有美食的盛宴,也有文化的盛宴,还能选购西藏特产。
在西藏好物区域,一块块外形如“玛尼石”的手工皂十分吸睛。摊主白玛措吉介绍,原材料中的酥油、青稞、红景天和湖盐,均产自西藏。因原料的西藏特色,产品很受消费者欢迎。如今,白玛措吉还准备推出绿松石和天珠造型的手工皂,开发藏香香包、身体磨砂膏等新产品。
“利用西藏原料做好产品,让消费者感受高原魅力。”白玛措吉说这是她的心愿。
在特色餐饮区域,热腾腾的铜锅里涮着地道的牦牛肉,质朴厚重的石锅里煮着美味的石锅鸡,还有酸奶、青稞食品等,高原美食吸引着来自天南海北的消费者。
无论是业态布局还是选址,“拉萨不夜城”项目都贯穿着文旅商融合的理念。拉萨市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科科长李乃轩介绍,不夜城项目选址宇拓路,连接着布达拉宫和大昭寺两大地标,是拉萨乃至西藏最知名的商业街,有着文旅商深度融合的基础。以“潮流烟火气”为主题,项目引进169个摊位,包括创意集装箱、定制餐车、特色经营屋和开放式摊位四种类型,分为西藏好物、特色餐饮、潮流街区三大主题。开街首日,人流量达5.5万人次,营业额上百万元。
这仅是拉萨夜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慈觉林藏院风情街、拉萨啤酒节……一个个夜间消费新场景和新业态无不体现着文旅商深度融合的逻辑。陕西中商联商业研究院院长侯治国认为,拉萨夜经济的可持续亮点在于其自然禀赋与文化基因的稀缺性融合。“高原星空与城市灯火交织的独特场景、藏文化符号如布达拉宫、八廓街等与夜间消费的深度交融,以及业态兼顾文旅与大众生活的平衡,是其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侯治国说。
完善配套
沿着慈觉林藏院风情街拾级而上,记者看到,不仅摊位焕然一新,还新增了长椅等供游客休息的设施。
“通过完善配套,提升园区的便利度和游客的舒适感。”慈觉林藏院风情街的运营方拉萨市和美布达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兵说,街区有30多个摊位,每个摊位每晚平均营业额达1300元。
慈觉林藏院风情街作为以文化旅游为主题的商业区,依托文成公主剧场,不断完善配套,形成了“观剧+体验”复合型文旅产业结构,目前已建成集民俗文化展示、民族手工艺品产销、演艺娱乐、酒店休闲、商贸观光、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旅游休闲区,并获批拉萨市夜经济活力区,得到了200万元补贴。运营方将补贴用于景观提升、网红打卡点、游客休息区和服务点的建设。
走进“拉萨不夜城”,摊位整齐划一有序排列,各个餐车明厨亮灶,水电气油烟机等设施一应俱全。在雪域石锅鸡餐车,负责人王健尖一边配菜一边介绍,餐车的设施齐全,周边的卫生随时有人打扫,配套很完善,经营起来省心。
拉萨全面加强和提升夜经济集聚区的水电气供给、污水排放、厨余垃圾收集、餐饮油烟处理、生活垃圾收集等配套设施。全市各级各部门将夜间经济活力区和活力点优先纳入硬件提升、环境美化的重点保障范围。市(县)两级财政和部门利用专项资金扶持夜间经济活力区和活力点发展,县(区)级财政配套安排扶持资金对硬件设施提升、企业延时经营进行补贴。将美化夜间经济活力区的商户外墙造景灯、公益性广告、装饰性照明设施等非经营性用电接入城市公共电网,由各级财政承担费用。
针对夜间出行问题,拉萨增设了夜间公交线路;针对“停车难”,相关部门推出了夜间经济街区3小时免费停车、重要商圈周边道路停车灵活管控等举措。
打造品牌
每逢周末,家住柳梧新区的市民王韬就会带着家人来到拉萨啤酒节现场,边看表演边品尝美食,享受拉萨夜晚的美好。
7月中旬,拉萨啤酒有限公司开始举办啤酒节,涵盖啤酒畅饮、美食体验、音乐演出、文创市集、非遗展演、娱乐直播互动等多个板块。同时,开幕前两周还有千架无人机和裸眼灯光秀压轴表演。截至目前,既有民族味道又有现代气息的新消费场景吸引了超过25万人次前来体验和消费,各摊位日均营业额达万元以上。
拉萨啤酒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通过“节日化、场景化、年轻化”内容设计,打造“边喝啤酒边看演出、边品美食边感受文化”的复合型城市生活体验,把活动打造成拉萨标志性“城市节日IP”,助力夜经济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希望借助夜经济发展的东风,让自己的餐饮品牌更上一层楼。”西藏藏宫餐饮文艺有限公司负责人索南说。为此,公司旗下品牌藏禧牛入驻了“拉萨不夜城”,主营铜锅涮牦牛肉。自入驻以来,每晚平均销售150锅以上。索南说,夜市的管理规范,品牌定位明确。他相信随着“拉萨不夜城”品牌的叫响,他的餐饮生意也会越做越好。
拉萨市商务局希望将“拉萨不夜城”打造成为一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夜间经济”金名片,使其成为带动本地就业、促进特色产业发展、满足市民游客多元化消费需求、展现拉萨独特魅力的永不落幕的城市IP,为拉萨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拉萨市商务部门将通过配套发放消费券、优化街区智慧管理服务等一揽子举措,持续激发街区活力,放大项目带动效应。
去年,拉萨市出台了《加快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着力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业态丰富、管理规范的夜间经济发展体系。
“到今年,全市将建成10个高品质夜间经济活力区、20个夜间经济活力点,将‘夜享拉萨’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夜间经济品牌。”拉萨市商务局局长叶海缨表示。(经济日报记者 代 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