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了鄂尔多斯的银肯塔拉沙漠。
这片沙漠从 2004 年开始治理,完成了 7 万多亩绿化,堪称壮举。如今的旅游区不仅引入了水源,还配备了齐全的服务设施。回望这段历程,这是人类与自然对抗、改造的一次伟大尝试。
我当然宁愿世界上没有沙漠,但当游客看到沙漠周边大片的绿色时,难免会笑说一句——“这是假沙漠”。
对会思考的成年人来说,沙漠的意义并不只在于风景。它是感受自然力量、理解环境脆弱性的课堂,也是一个让人置身极限、思考生存与适应的试验场。
而对孩子们来说,意义往往更直接——这里有沙漠冲浪车、越野摩托、滑沙、探险车、骑骆驼……刺激、新鲜、有趣。甚至可能因为爱上这些项目,而喜欢上沙漠本身。
现实是,孩子们玩得兴高采烈,大人们也被带动着一起投入其中。暑假里,很多家庭来这里,不只是为了看风景,更是为了与孩子一同体验,一同欢笑——这本身就是最自然的亲子教育。
我发现,越来越多的景区——无论是草原、沙漠,还是一些公园——在自然景观之外,都不断增加娱乐项目。起初,它们是为孩子准备的,但如今,成年人也常常玩得不亦乐乎。
这是景区的“孩童化”,还是成年人在这里寻找释放?也许都有。比如滑沙的那一瞬间,你会感到一种短暂的失重,整个人完全浸没在当下。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不会因为事情真的发生而崩溃,却会因为长期的担心而崩溃。
旅行时,望着辽阔的草原、漫天的黄沙和变幻的光影,你会暂时忘记未来的焦虑,只是活在当下。而当下足够美好时,心自然就静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