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朔州市是位于山西省北部、晋蒙交界区域的地级市,它是“右玉精神”(注一)发祥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早期人类栖息地,也是中国重要的煤炭产区 。

“朔州”,寓意“北方之州”。朔州名字具体形成于北齐天保八年(557年) 。北魏时期,曾在北方设“朔州”,但治所位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附近(古称“盛乐”),并非现今朔州地域。到了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将朔州治所从盛乐南迁至今朔州境内的马邑西南;天保八年(557年),朝廷改马邑县为“招远县”,并将其确定为朔州的治所,这是“朔州”之名与现今朔州地域正式结合并作为行政建制名称的开端。
朔州市现在共有下辖镇19个,如今建制仍为镇的四大古镇为右卫镇、神头镇、利民镇和广武镇,具体介绍如下:

右卫镇:位于朔州市右玉县中北部,其前身为战国赵武灵王所置善无城,曾是明清时期的军事重镇,保存有古城墙、瓮城及明清衙署遗迹等 ,镇中的宝宁寺因珍藏“敕赐镇边水陆画”而闻名。

神头镇:隶属于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地处朔城区东北部,面积大约是162平方公里。这里背依洪涛山,怀抱桑干河,以神头泉的风景闻名,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

利民镇:位于朔州市朔城区西部山区,面积大概是266平方公里,以农业和林业为主。历史文化悠久,有内外长城横贯,还有黑驼山丰王墓、穆桂英圈马场、儿女山风景区等众多人文景观。

广武镇:山阴县广武镇的旧广武城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也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辽代古城之一。它雄踞隘口,南望内长城,东靠新广武城,是历史上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发生战争的重要地带。
注一:“右玉精神”是源自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的一种精神象征,核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久久为功的精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