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摩洛哥,烈日炙烤着每一寸土地,我们将方向盘转向了荒芜的边境线,那里没有网红打卡地,只有真实的尘土,颠簸的山路,和沉默的毛驴。
这是一条连导航都失意的线路,却让我们窥见了非洲后花园的另一面,贫穷与坚韧并存,荒凉与温情交织。
正常回西班牙线路,走舍夫沙万经丹吉尔,而我们另辟蹊径,选择走偏僻地区。中间有一段修路,车上的东西也散架了,原本我就晕车,这下连苦胆水都倒出来了。一路都是沙石土路,尘土飞扬,两侧荒山野岭,鲜有人家。

手机导航在山里没有信号,顺着一条山路一直往前走,终于看到百姓的房屋,他们出山都是骑着小毛驴,而戈壁野地上,随处可见装备齐全的骑行毛驴,真正体会到摩洛哥的贫穷与落后。
摩洛哥被称为非洲的后花园,因为对中国免签,来摩洛哥旅游,走的都是热门路线。而我们今日看到的是摩洛哥的另一面。
中午到达选定的胡塞马港,不巧当日没有去西班牙的船。于是决定走第二方案,去西班牙梅利利亚港过海。在摩洛哥的4天里,实在是太燥热了,急于离开。
于是走沿海公路,它的地貌特征与正常海岸线不同,很多是喀什特地貌,行驶120公里竟来到了坎祖尔港。在当地人的引领下,阴差阳错买了晚上10点,回西班牙的船票,此时太阳还没落山。
今天周末,路上经过几个羊的交易集市,集市压车严重,看着那些被交易羊那可怜的眼神,有的羊被打倒在地上连拖带拽的,心里非常的不舒服,不忍心再看下去了。

这一路走来,把能送人的服装,都送给了山区牧民,看到他们穿上后高兴的样子,内心深处受到极大的刺痛,最后先生把身上穿的衣服,也脱下来送给他们,又把车上剩下的干粮都送了出去。

而我俩晚餐是用剩下的50元当地币,买的本地市民日常饮食,两条面包夹着两个煮熟碎鸡蛋,没有调料很难吃的,外加两罐可乐。这是摩洛哥最后一顿晚餐。

吃完饭开车溜达,走了两公里竟到了摩洛哥和西班牙边境,这才是我们今天计划出港口,从梅利利亚港直接进西班牙,这是最快捷一条线路。于是我们返回纳祖尔港,要求退票,但纳祖尔港不给退票,只好作罢。

梅利利亚是西班牙在北非一块土地,一面靠海,其他三面被摩洛哥包围着,面积只有12.3平方公里,人口7万。
西班牙在海外有三块飞地,梅利利亚是其中一个,统治了600多年,为防止非洲人偷渡,西班牙在边境上,转圈修了一道围墙。开车顺着围墙转了一圈,看到墙内有人走动。
晚上9点进港检查,颇费周折。开始是护照入境输入号码错误,后来出境卡又找不到了。突然想起下午收拾东西时,把一张小纸片出境卡,当垃圾给丢了。
于是又忙着补办出境卡,工作人员请示领导,又让我们写保证,关键是语言不通,层层过关,最后一刻办理成功。人上船,舱关门,船开了。此刻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二人擦拭满脸的汗水。航行5个小时,到达了西班牙梅利亚港。
终于离开了摩洛哥,看着手里那两张作废的船票,想到山区牧民接过旧衣时颤抖的双手,集市上羊群哀戚的眼神,喀斯特海岸线的苍凉壮美,我们看到的是,摩洛哥最原始的生活方式。
这趟旅程给了我们最珍贵的礼物,是对世界的清醒认识。那些送出去的衣物干粮,或许微不足道,但我们离开时,是对那片土地的敬畏。而记忆最深的毛驴驼铃,则成为亚欧非之旅中,最沉重的行囊。
后记
2019年的5月5日到9月30日,朱游列国夫妇房车自驾游欧亚大陆。每每想起6年前的今天,都非常的振奋与感慨,这一段经历是我们人生中最难忘的,也是收获最多的。每当有朋友问起这段经历,我都会去翻看日记,今天我将日记整理成文,陆续与朋友分享,或许对你有帮助和启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