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很多人选择带着父母一起出游。“小时候是爸妈带着我去旅游,现在他们上了年纪,轮到我带着他们出去玩了。”但出游过程中,因生活习惯、消费观念等不同,带着父母出游遇到了诸多问题。一些年轻人颇感无奈,本想尽孝,却成了苦笑。“很扫兴,很崩溃,很委屈,很生气。”一位带老人旅游回来的年轻人这样形容自己的心情。
作息习惯不同
早起老人等待赖床子女5个多小时
上午10点多,睡眼惺忪的许先生从床头柜上抓起手机,屏幕上立刻弹出数条微信提醒。
6点:“起了吗?”7点05分:“酒店的早餐在二楼,我先下去吃饭。”9点:“餐厅对面有洗衣房和健身房,我吃完饭去转了一圈”……从早晨6点起,许先生的母亲断断续续发来七八条微信,这让他心里有点过意不去。
原来,趁着孩子考完试,许先生带母亲一同到外地游玩。但习惯早起的老人,平时在家五六点就起床操持家务;而平时忙于工作学习的许先生一家三口,好不容易赶上休假,希望能利用外出旅游的机会补补觉,没上闹钟,睡到了自然醒。
许先生催着妻子、孩子赶紧起床洗漱,等准备从酒店出发时,已是11点多。他很愧疚,让母亲无所事事地在酒店干等了5个多小时。
许先生跟母亲商量:“我们明天早点起,不过6点实在太早了,您也多睡会儿,咱8点多去吃早饭,然后出去逛。”母亲却连连摆手:“我习惯了,5点就醒,实在躺不住。没事,你们睡你们的,我就在屋里看看电视等你们。”此后的几天,许先生只好上了闹铃,每天都和妻子、儿子睡眼惺忪地爬起来,“真跟上班似的,太困了”。
消费观念不同
怕花钱宁愿在景区门口等着
“咱们飞了上千公里,都到景区门口了,好歹进去看看吧!”在日本大阪城天守阁门前,李女士劝说了十多分钟,父亲却丝毫不为所动。看着执拗不肯买票进门游览的老人,全家人无可奈何。
假期,李女士打算带读小学的女儿前往日本旅游,考虑到老父亲从来没有出国旅游过,她特意将老人从老家接过来,和自己一家三口共同出游。
来到大阪城天守阁游览时,正准备购买门票的李女士突然被父亲拽住,老人表示:“还要门票啊?我不进去了,在门外头拍张照片就行。”李女士与家人百般劝说,可老人就是不肯进去。
学会三招 让爸妈开心游
■定好原则:出游前写承诺书
“秉承‘来都来了’的原则,不抠门、绝不挑三拣四、绝不扫兴”……父母和子女“先签约再出游”。有网友直呼此举非常“有效”。出游过程中,每逢遇到矛盾,各自马上掏出签过名的承诺书看看,火气立刻平息,矛盾瞬间化解。
■提前下单:淡化“花钱”环节
出游前先询问老人意见,老人如果确实有意愿参观或就餐,就提前将景区门票买好,团购好饭馆套餐,并且明确告知老人“已下单,没法变”“有优惠券,很便宜”,对父母实行“价格屏蔽”。
其实很多时候,父母并不是真的觉得旅游景点没意思,或是饭菜不好吃,只是考虑到价格有些心疼,不想让子女多花钱;处处想着“值不值”,旅游体验自然下降。所以不如淡化整个旅行中的“花钱”环节,让父母安心玩。
■转变思想:主打陪伴和服务
“规划行程前,尽量为老人多考虑”也成了很多网友的共识。不少有过带父母出游经历的人总结,跟爸妈出门旅游一定要彻底转变思想,明确定位,自己就是陪父母出来散心的,只要父母觉得开心就好,年轻人以后还可以重游,自己想玩的话再找机会。
而且不少人发现,尽管旅游过程中,父母爱抱怨、爱唠叨,但等旅游归来,老人逢人就炫耀,孩子带我去哪哪玩了;旅游期间和孩子的合影,他们也会要求打印出来,装进相框,这些美好瞬间,更是装进了老人的记忆。 据河南商报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