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平街乡花江村,横跨天堑的超级工程——花江峡谷大桥即将通车,这不仅是交通建设的奇迹,更像是一把钥匙,为山区打开发展的新大门,大桥下的花江铁索桥畔,一场围绕小吃摊展开的经济故事正悄然上演。

花江铁索桥曾经是村民出行的重要通道,见证了北盘江两岸的变迁,如今成了花江峡谷大桥的最前沿“观测站”。
“对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一直有一种崇拜之情,今天看到这座大桥之后,感觉心情很激动,让我想起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辽宁省游客李志锟说。

桥头两侧,一家家小吃摊整齐排开,摊主们热情的招呼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各种小吃的香味。大桥尚未通车,“世界第一高桥”的磁吸效应已然显现,慕名而来的游客让这峡谷深处的烟火气愈发浓郁。
“我品尝到了当地江里的小黄鱼,感觉很不错,口感很脆。等到大桥开通的时候,我还会再来,我还想在这里再品尝更多的美食。”李志锟说。

大桥带来的人流量,为花江村及周边村民开辟了新营生,许多依靠传统耕作的村民,敏锐地抓住机遇,将自家的拿手好菜、峡谷风味搬到了桥头。小吃摊规模虽小,却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和实实在在的收入增长。
“在花江铁索桥卖野生鱼、剪粉、凉粉、洋芋,我以前在寨子里面卖,现在搬下来卖,生意要好一点,等大桥修好了,人比较多,生意越来越好。”平街乡花江村村民岑德飞说。

这些看似不起眼小吃摊,但却蕴含不小的经济潜力,不仅为村民增加收入,还带动周边相关产业发展。面对村民们的创业热潮和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平街乡精心谋划,对原先零散、简易的摊点进行升级改造。
“政府来帮我们整摊位,整水整电样样都通了,关心我们发展,我租了门面做点生意,这里游客越来越多,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平街乡花江村村民梁昌琴说。

“之前摊位零散,卫生和安全都没保障,现在修建好以后,我们统一集中管理,统一水电、统一排污,不仅要让游客吃得放心,更要让村民们有长期经营的底气。” 平街乡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人员敖正粉说。
新的标准化门面更加宽敞整洁,统一接入水电,配备了排污设施,极大改善了经营环境,不仅提升游客体验,更让村民们的小生意有了稳定经营、长远发展的“根据地”。

“这次我们投资220万,在花江铁索桥边建设有承台、公厕、商铺等,规划项目茶马集市面积共计1059个平方,主要是有餐饮、农特产品展销、游客餐饮服务保障等18个标准化门面。”敖正粉说。
随着花江峡谷大桥通车进入倒计时,铁索桥边的小吃摊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世界第一高桥承载着桥下人家对幸福生活的期待,为花江村乡村振兴和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贞丰融媒记者:罗亮 杨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