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律”这个字,多数朋友的头脑中第一时间浮现的可能都是“律师”“法律”“纪律”等概念,而很难将之与姓氏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律”姓的确存在,只是较为少见。
与多数朋友相同,笔者此前亦不曾接触过“律”姓人。直到上个周末,在换乘列车的途中,笔者才偶然以间接方式得知胶州市地界上有律姓聚居村落。
当日,笔者一早从威海站乘坐“齐鲁1号”旅游列车出发,午后一点左右在胶州站下车,随即打车前往胶州北站换乘高铁准备前往淄博。
胶州站与胶州北站相距17公里,沿途经过众多村庄社区。笔者向来对地名感兴趣,一路上便多加留意,果然也有所收获——一个名叫“律家庄”的村庄半路映入眼帘。(注:律家庄属胶北街道管辖,在胶州市广州北路旁。)
(▲律家庄的位置示意。)
“家庄”和“格庄”,均为胶东半岛村名常见后缀,两者意思相近,基本都是与某个姓氏相搭配(格庄也有与前、北、大等方位或规模词汇搭配的例子),表示该村与该姓氏存在某种渊源。但经过历史的变迁,部分“家庄”或“格庄”的前缀姓氏如今在村中已无分布,只是沿用原名。
智能网络时代,资料查询相当便利。看到“律家庄”的名字之后,笔者立即在手机上查询了一下该村的情况,然而结果却令人失望——资料显示,该村为律姓建村,后律姓迁走,村名沿用。按此说法,村里现应已无律姓人。
失望过后,笔者没有灰心,试着向司机师傅(当地人)进一步求证。司机答曰:“律家庄的具体情况不知,但胶州当地的确有这个姓氏,其有位同学就是律姓。”
得知这一消息,笔者如获至宝、默记于心。旅途归来之后,继续详查资料,了解到胶州城南的九龙街道辖区内有南、北匡家茔两村,系律姓人规模较大的分布地。
(▲南北匡家茔的位置示意。)
按照《胶县地名志》的说法,南、北匡家茔本为一村,原系胶州匡氏(明清时期当地的科举世家)家族茔地,律姓人当初因给匡家看管茔地及祭田而在此定居,繁衍至今。
至此,胶州有律姓聚居村落这一点已可确定。但限于资料,其家族更详细的渊源暂不知晓。如果有当地朋友了解情况,欢迎补充介绍。
本次胶州中转换乘之旅,虽是来去匆匆,但却增加对律姓的了解,可谓不虚此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