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计划在贵州玩10天,结果仅在晴隆就住了1个月,贵州的夏天真让人‘服气’!”8月6日,在黔西南晴隆阿妹戚托小镇月亮湖畔,上海游客高源与妻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趟旅程吃得香、睡得香,简直是避暑“真香”之旅。
上海游客高源夫妇在晴隆二十四道拐。(图/高源)
7月初,夫妻俩从上海飞来贵州,初入晴隆的瞬间,扑面而来的清凉与满目苍翠让他们瞬间“上头”。更让他们惊喜的是,晴隆有住有玩有体验,满足了自己首游贵州之行对自然、气候、历史、民俗、田园的多重想象。
背靠阿妹戚托小镇的特色智慧民宿,成为他们“爱上贵州”的第一站。“当天我们就付了一个月9900元的房费,每日三餐全包、家居配备齐全,更有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清风送凉。”高源算起账:每人日均165元便能享受“诗与远方”。更难得的是,民宿每日变着花样准备西餐与本地特色菜,辣子鸡、牛肉粉、苞谷饭,让味蕾也沉浸式体验黔西南风情。
上海游客高源在晴隆一家饮品店留影。(图/高源)
高源用镜头与诗文记录晴隆日常:放慢步伐于山水风光,徒步二十四道拐,在蜿蜒山路间读懂“滇黔锁钥”的战略意义;清晨赶山乡早集,与彝族阿婆讨价还价,听她用方言讲述“素瓜豆秘籍”;彝族火把节当晚,被陌生人拉入队伍,与数万游客跟着阿妹戚托舞步旋转,火光映红笑脸也点燃创作激情。
“心情很舒畅!我们都成了大山的孩子。”高源说,真正让两人决定“住下来”的,是晴隆人的淳朴与热情:迷路时的路人援手,生病时街边药店工作人员的耐心讲解与暖心关切……让“旅居幸福”具象化,也让贵州的“贵”在自己心里有了新的注解。
各地游客在晴隆特色智慧民宿旅居。(图/钱星星)
如今,这对“野生推荐官”已引来8位上海球友组团到晴隆避暑旅居。看到重庆、湖南等地旅居客一拨一拨在晴隆落脚,夫妇二人也将原定10天的贵州行程拉长到两个月。8月8日,夫妻俩前往兴义,尝万峰林的蛋炒饭,看马岭河的瀑布彩虹,到体育中心找球友,进文博展馆觅知音。
“明年还要组更大团来!”高源笑道,“这里让人服气的不仅是生态,更是把游客当贵客的心意——贵山贵水,贵在人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钱星星
编辑 段源兴 徐微微
二审 施昱凌 张恒
三审 许邵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