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省出现多轮强降雨天气。时值旅游旺季叠加汛期,游乐设施使用频次增加,部分设施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受气候及自然因素影响,安全风险加大。为确保汛期游客出行安全及游乐设施稳定运行,省文化和旅游厅聚焦游乐设施安全管理及汛期风险防范,由厅领导带队,赴西宁市、海东市、海北州开展游乐设施设备及防汛工作专项检查,着力排查潜在隐患、压实安全责任,保障文旅行业安全有序运营。

此次检查紧扣景区游乐设施使用频率增加的特点,对游乐设施开展“全面体检”,为游客的欢乐体验系好“安全带”。检查围绕安全警示标志设置、安全员配备及应急处置等关键环节,逐台逐项细致核查:一是检查在用游乐设施是否在检验有效期内,是否按规定开展日常维护保养并做好记录;二是检查是否张贴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且标志是否置于显著位置;三是检查运营使用单位是否落实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及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是否制定应急预案且预案具备可操作性,以及是否按要求开展应急演练等。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检查组现场提出整改意见,明确整改期限,要求相关单位按时完成整改。

为有效应对极端天气可能带来的风险,检查组强调,防汛工作事关重大,绝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醒。一是防汛期间,A级景区、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等级自驾车营地等在接收红色、橙色山洪气象预警的地区,要严格落实落细“关、停、撤、转、巡”防汛措施,该关闭的旅游经营点坚决关闭,该疏散游客的及时疏散,确保不漏一户景区、不落一名游客;二是要压紧压实防汛工作责任,确保安排部署、隐患排查落实到位,切实执行每晚7点以后关闭临水、临崖、临山景区景点及露营地、乡村旅游接待点、自驾车营地等旅游经营点的措施,保障文旅行业安全度汛;三是要将“双叫应”机制切实落到实处,推动思想认识转化为具体行动、防控措施转化为实际成效,确保遇有险情时能及时果断转移受洪水威胁的游客和工作人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