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龟湖畔·草坪音乐会,千余名观众临湖而坐,共赴一场与苏东坡的浪漫之约;平顶山博物馆,“夜探鹰城·千年奇遇”奇妙夜,4晚吸引超过1.9万名观众涌入;叶县第二届汉服文化节,穿汉服、游古街、看美景、吃烩面,通过“线上+线下、产品+消费、活动+场景”模式,促进文旅消费,助推叶县特色文旅商业街区内容档次提升……入夏以来,平顶山市打造的“今晚平顶山”夜经济品牌,全面做活了夏日经济,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为市民创造更加美好的夜间生活体验。
免费服务,引来商户入市经营
8月10日,42岁的叶县居民辛双喜,经营的是东北特色小吃锅包肉、锅包虾。他目前租住在平顶山湛河区高阳路街道杨西村,靠打零工和夜市生意维持生活。了解到高阳小区西门夜市客流量较大,他便开着餐车来到这里。高新区城管执法人员当即给他指定了一个经营位置。
“在其他地方做生意得缴纳卫生费、管理费,一个月得有四五百元的支出。在这里做生意啥费用都没有,全免!”辛双喜高兴地说。
从传统特色小吃烙馍卷豆腐、肉夹馍、凉皮、凉菜等,再到肚包肉、锅包肉、羊捆肠、炸蚂蚱等让人耳目一新的特色小吃,这些夜市摊点经营的品种丰富,不断吸引着周边群众及远方客人前往高新区夜市品鉴尝鲜。
平顶山高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戴超说,为实现市容和经济繁荣双赢,高新区坚持“有度有序”原则,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临时经营区域,在平顶山东站、高阳小区、东奥水城小区等夜经济活跃区域划定场所,允许店外就餐、小吃摊固定点位经营,明确经营范围和管理标准,有序放开夜经济。根据季节差异实行灵活开放时段,实现了安全、有序、整洁的城市管理目标,在释放夜经济市场活力的同时激发市民消费动力,增强了商户的经营信心。
五种类型夜间消费,为市民创造更加美好的夜间生活体验
滨水休闲型场景。在平顶山建设环湖路夜市经济带,打造集美食、购物、娱乐于一体的滨水休闲长廊。定期举办白龟湖草坪音乐会、星空露营节等活动,让市民尽享湖光夜色。在环白龟湖区域合理设置地摊创业区,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打造“汝瓷集”陶瓷青年文创市集,绽放非遗活化的当代华彩。
美食体验型场景。平顶山深挖东坡等美食文化资源,持续举办“东坡美食文化季”活动,培育一批老字号商家,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品牌。提升西苑夜市、翠湖路、滍阳路、花园街等4个美食街区品质,让传统美味点亮城市夜生活。
商圈购物型场景。支持平顶山万达广场、中骏世界城等商业综合体延长营业时间,在广场中央打造“平顶山夜集市”,引入本地特色商品展销,限时打折优惠,推动传统商圈转型升级。鼓励商家开展夜间主题营销,以创意主题活动打造“不夜购”城市IP。在和平路步行街、名门天街98巷等商圈引入24小时便利店、无人零售等新业态,让城市夜色永不打烊。
文旅沉浸型场景。平顶山通过“文旅+商业+餐饮”多业态融合模式,构建“一城多韵”的平顶山夜经济新版图。依托汝州女儿城、墨子古街、叶公古街等文旅载体,打造沉浸式夜游体验。依托汝瓷小镇开展“汝州市2025年‘咱村有戏’暨打铁花非遗展演活动”,推动“汝瓷知己·汝州等你”城市品牌建设。依托马街书会夜场演出,打造“曲艺不夜城”,让传统曲艺在夜间绽放新光彩。依托中医药文化夜市,丰富针灸按摩、中药饮品、香囊制作等内容,发扬中华国粹的独特魅力。依托1957创意园举办夜间文创市集,为青年创客提供展示平台。
体育娱乐型场景。平顶山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夜间开放,举办夜间足球赛、街头篮球挑战赛等赛事,丰富夜间文体活动供给。完善城市公园体育健身设施,开展广场舞、健步走等群众体育活动。支持发展夜间影院、剧场等文化娱乐场所,构建“月光文化矩阵”。
“打造‘今晚平顶山’夜经济品牌,是平顶山市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做活夏日经济、激发市场活力的重大举措。我们在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支持的同时,完还将持续善配套设施,提升管理水平,为市民创造更加美好的夜间生活体验。”平顶山市发改委一级调研员霍永军说。(来源:平顶山市委宣传部 作者:李博 魏政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