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会宁的大街小巷开始热闹起来。人们的脚步匆匆,却又带着一丝惬意。这边,早餐铺子的老板们正忙碌地准备着各种美食,那腾腾的热气仿佛是生活的热情在升腾;那边,学生们背着书包,带着朝气走向学校。这里,是连接陇原大地的重要节点,这里,是红色革命的圣地,这里,是会宁。
当第一缕阳光洒在红军会师纪念塔上,不远处的早市早已人头攒动。每天清晨,走进街道的人们,用美食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停车场里的“甘A、甘D、甘E……”车牌,显示着这里不仅是本地居民的日常去处,也是外地游客的“打卡地”。早市里数百个摊位,特色美食琳琅满目,令人馋涎欲滴。“来一碗不啊?”“在这吃,还是带走啊?”一碗甜醅子,清甜爽口;一份荞面油圈,酥脆香甜;一碗的羊肉泡馍,鲜香浓郁。还有两种只有在会宁才能品尝到的特色美食,一个是暖锅子,各种食材整齐码放在砂锅里,小火慢炖,热气腾腾,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得暖身又暖心。另一个是搅团,玉米面糊在锅里搅成粘稠状,盛在碗里,浇上酸辣可口的汤,口感筋道,别有一番风味。10点左右,早市渐渐安静下来,摊主们开始收摊,街道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恢复了整洁有序。
在会宁,自然风光也别具魅力。桃花山,树木葱茏,是人们休闲游玩的好去处。沿着山间小道漫步,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人神清气爽。会宁人的快乐就藏在这山水之间的宁静与祥和中。
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会宁的另一面开始苏醒。祖厉河畔的休闲广场率先热闹起来,步道上人流如织,结束了一天工作的人们在这里享受难得的夏日清凉。健身器材区里,人们有的在锻炼,有的在聊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广场上,孩子们在嬉笑玩耍,老人们则坐在一旁悠闲地看着。健康、活力、安逸的氛围便是夜幕降临前最温馨的序曲。暮色将至,夜市的灯光也渐次点亮,把整条街染成流动的星河。
夜幕中,小吃摊位挨挨挤挤,升腾起一片更浓烈的烟火气,照亮一城夜生活。烤土豆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外焦里嫩;甜胚子奶茶口感独特,清爽解渴。烧烤摊前烟火缭绕,师傅们手法娴熟地翻转肉串,油脂滴落炭火,香气直往鼻腔里钻。烤羊肉串配着当地的特色饮料,是会宁人刻在DNA里的夜生活标配。
会宁,作为连接多地的交通要地,汇聚了各地美食,又融合当地特色,终成“大器”。“老板的姓氏/名字 + 擅长的美食”,会宁美食店的店名就是这么“简单粗暴、行之有效”。一张小桌、几样美食,在会宁,没有啥事是一顿美食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两顿。
这里的日子是被早市的香味唤醒的,是被桃花山的山风吹醒的,是被夜市的美食香勾着的,是被祖厉河畔的晚风拂过的。早晚都要来一次会宁,在这座充满红色文化与烟火气息的城市里悠悠地逛,慢慢地品,体验最浓的烟火,最暖的人情。
(会宁融媒记者 崔舒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