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经历 “筹备 — 提升 — 申报 — 评审 — 命名” 五个阶段,各环节环环相扣,且需专业团队全程把控细节。以下是具体流程及关键要点:
1. 筹备阶段:明确目标,精准对标
1. 核心任务:组建专项团队,完成现状诊断与目标拆解。
由地方政府牵头,联合度假区运营主体、规划机构(如绿维文旅等专业机构)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如政策研究组、设施提升组、材料筹备组等)。
组织团队对照《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国家标准及文化和旅游部最新要求,开展全面自查,重点梳理空间边界合理性、度假设施缺口、文化特色挖掘深度、游客满意度短板等问题,形成《现状评估报告》和《创建任务清单》。
2. 关键动作:
1. 邀请专家解读政策细则,避免因对标准理解偏差导致方向失误;
2. 参考成功案例(如日照山海天度假区)的创建路径,结合自身资源禀赋确定差异化创建方向。
2. 提升阶段:靶向整改,全面提质
3. 核心任务:针对自查短板,实施硬件升级与软件优化。
该阶段需分优先级推进工作:
1. 基础设施提升:重点完善交通接驳(如开通至高铁站的直达班车、升级内部步行栈道)、智慧系统建设(部署智能导览屏、上线小程序版 “一站式服务平台”)、生态环境整治(修复滨水景观、增设垃圾分类智能设备);
2. 度假产品迭代:新增至少 2 项特色体验项目(如非遗手作工坊、夜间沉浸式演艺),提升度假型住宿占比(通过改造民宿、引进品牌度假酒店实现);
3. 服务体系完善:制定《度假区服务标准手册》,开展全员培训(涵盖礼仪规范、应急处理、外语服务等),建立 “15 分钟响应” 的游客投诉处理机制。
4. 关键动作:
1. 每季度开展模拟验收,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游客满意度测评(目标值需达 90 分以上);
2. 同步收集运营数据(如过夜游客占比、二次消费金额),为申报材料积累实证。
3. 申报阶段:材料精编,省级推荐
5. 核心任务:高标准筹备申报材料,通过省级初审。
申报材料需包含四大核心模块:
1. 《创建工作报告》:系统阐述创建历程、主要成效、特色亮点(需附对比图、数据图表);
2. 《规划文件汇编》:包括度假区总体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等,需加盖政府公章;
3. 《证明材料集》:涵盖设施检测报告、游客满意度调查、获奖证书等近百项佐证;
4. 《多媒体汇报片》:以 5—8 分钟时长呈现度假区风貌,突出 “文化 + 度假” 融合场景。
材料完成后,先提交至省级文化和旅游部门进行初审,通过后由省级部门出具推荐函,统一报送至文化和旅游部。
6. 关键动作:
1. 聘请有经验的团队(如绿维文旅)对材料进行 “体检”,确保逻辑清晰、亮点突出,避免出现数据矛盾或表述不规范等问题;
2. 提前与省级主管部门沟通,了解初审侧重点,针对性优化材料。
4. 评审阶段:专家核验,综合评议
7. 核心任务:配合现场检查,展现创建成果。
文化和旅游部将组织 7—9 人的专家评审组,开展两轮考核:
1. 材料评审:重点核查数据真实性(如年接待量是否达标)、规划合规性(边界是否与生态红线冲突);
2. 现场检查:专家将随机抽查设施(如消防控制室、游客服务中心)、访谈工作人员(测试应急处理流程)、体验核心项目(评估特色度与服务细节)。
8. 关键动作:
1. 提前制定《现场检查接待方案》,安排专人对接专家,确保行程顺畅;
2. 准备备检材料箱(含各类原始凭证、补充说明文件),应对专家临时问询。
5. 公示与命名:结果公示,品牌落地
9. 评审通过后,文化和旅游部将在官网进行为期 5 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则正式授予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称号。
10. 获得称号后,需在 1 个月内举办授牌仪式,同步启动品牌推广计划(如召开新闻发布会、与主流 OTA 平台联合营销),实现 “创建 — 运营 — 增值” 的闭环。
绿维文旅在该流程中可提供全周期支持,从前期政策解读、中期整改提升到后期材料编撰、现场模拟验收,助力申报主体高效通过各环节考核,降低时间成本与失败风险。
绿维文旅参与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代表项目有:山东烟台蓬莱旅游度假区、江苏常州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山东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河北崇礼冰雪旅游度假区等,服务内容涉及发展规划、总体规划、概念性规划、重点区域修规、景观规划等成果。
绿维文旅,是“四甲”规划设计、建设总包、文旅运营全程服务机构,文旅康养与乡村振兴EPCO综合服务商。从2005年创立之初,绿维文旅便提出了“创意经典·落地运营”的理念,经过近二十年创新发展,以策划为前提,规划设计为核心,形成了从顶层设计到投融资、开发、建造、招商、运营、培训、智慧化等全程全链业务体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