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了解到,市属公园暑期红色线路持续升温。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旧址、陶然亭公园慈悲庵、中山公园来今雨轩等北京市属公园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持续打造定制化暑期服务与沉浸式“课堂”体验,让革命薪火代代传承,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书写生动注脚。
自7月以来,市公园管理中心整合香山双清别墅、颐和园益寿堂等革命旧址资源,推出了24项精准化服务项目,包括提供标准化入队护碑仪式场地及党团队旗、入党誓词展板等,目前已开展主题党团日活动137场。重点面向暑期游、研学游等团体推出“1+N”红色课堂,融入音乐快闪、读书分享会等形式,打造红色音乐思政课、青少年志愿讲解等品牌活动,在公园奏响铭记历史、致敬先烈的时代强音,已开展活动讲解1582场次。
以市属公园红色印迹为主题打造的9条公园红色线路成为今年暑期的又一“经典游”。香山革命线路通过“赶考·香山——行走的思政课堂”红色研学游还原“进京赶考”历史;从“保卫华北”石刻到万萍荷香,国家植物园一二九运动纪念地、玉渊潭公园中国少年英雄纪念碑串联起抗战烽火线路;青春觉醒线路吸引青少年、学生团体到中山公园来今雨轩、陶然亭慈悲庵打卡,探寻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的故事。在陶然亭公园“高君宇烈士墓”前,小学生白筱棠在研学手册上写道:“触摸墓碑上‘我是宝剑’的刻字,突然明白了什么是‘我以我血荐轩辕’”。
覆盖香山公园内八处革命旧址的“红色印迹”集章打卡活动持续升温,各地游客通过集章打卡、红色文化宣教员实地讲解,深度探访革命旧址,重走进京“赶考”路。有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在“小红书”上分享暑期红色文化打卡记录,第一站便来到中山公园——市属公园推出的9条红色线路中,中山公园“我心中的少年中国”系列红色文化活动因融入研学、讲堂和少年中国学会专题展元素,报名参与的青少年同比提升50%。在颐和园,每天都有家长带着孩子慕名来到益寿堂聆听讲解、竞赛答题,趁暑期以亲子红色游的形式,感受红色文化,涵养家国情怀。
这个夏天,北京市属公园正以看得见的革命文物、听得见的英雄故事、摸得到的时代脉搏,构筑起跨越时空的爱国主义教育桥梁。正如参与志愿讲解的初中生陈梦漪所言:“站在慈悲庵门前的老槐树下,仿佛听见了百年前青年们救亡图存的呐喊,这比课本更震撼人心。”
市公园管理中心宣传处处长吕文军表示:9月起,公园红色景点预计将迎来新一轮客流高峰,市公园管理中心将通过三项举措强化公园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一是打造金秋红色游主题游线,二是面向社会招募青少年参与公园志愿讲解,三是公园红色宣教团队走进校园与同学交流授课。市属公园致力于让红色资源“活起来”,使爱国主义教育既葆有历史厚度,又具有时代温度。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代丽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