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MG青岛广电·回澜听涛出品】
新增量,来自这片海。
截至7月27日,青岛海洋旅游联合运营体年度游客接待量突破200万人次,同比增长107.8%,这一接待量较去年提前39天。
图源:青岛旅游集团
何谓海洋旅游联合运营体?
青岛旅游集团牵头整合63家航商,打造海洋旅游联合运营青岛模式,携手民营航商共同重塑青岛海上旅游格局。而就在今年4月,这一模式被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确定为2025现代旅游业体系建设创新案例。
提前“爆单”、增量翻番,海洋文旅的抢眼表现无疑是透视青岛文旅的典型切口。
作为传统旅游强市,青岛向来不缺禀赋天成的自然资源。然而在当下白热化的文旅竞争中,这座城市正面临着双重挑战:一来,文旅产业已成为各城市竞相争抢的消费增长黄金赛道;二来,随着年轻一代游客探索视野的拓展,一批新一线、二线城市凭借特色体验异军突起,不断冲击着旅游市场生态。
压力之下,谋求文旅增量要花巧心思。
就今年开年以来的文旅表现看,无论是深耕传统领域的品质升级,还是开拓创新赛道的业态突破,青岛都拿出了实实在在的增量。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这个长红的老牌劲旅稳步向既定目标迈进。
01海洋文旅新增量
7月29日,“好客山东·半岛1号”从青岛启航,一路链珠成线、串起灵山岛、斋堂岛、琅琊台风景线,以“海上+陆上”“岛上+岛下”的立体设计融合海岛风光、渔家文化、历史遗迹。
图源: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
这条“海上看青岛”的新航线可不只是景点密集,信息量也极大。
在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青岛针对882.92公里海岸线、49处海湾和120个岛屿明确点到攻坚任务——深化海上旅游资源整合和海岛旅游开发攻坚。尤其是后者,以康养、商务、休闲、度假等高端旅游方式为主的海岛旅游,是青岛减轻季节影响、增加游客逗留时间、有效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抓手。换言之,这是从“流量”到“留量”再到“增量”价值转化的必由之路。
如今,新航线在丰富了海上游的同时,也让海岛从“打卡地”进化为“体验场”,倒推海岛积极完善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灵山岛 图源: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
如,2024年3月灵山岛陆岛交通码头改扩建工程开工,增设了4个趸船泊位,今年5月已正式投入试运营;斋堂岛启动的高端渔家民宿改造,也是志在打造“游娱一体”的海岛度假新形态。青岛海洋文旅版图上这块极其重要的拼图,正加速补齐。
除“海上新增量”外,由海及岸的增量青岛同样落子有声。
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国际邮轮母港消费设施建设,打通从船上到岸上的消费场景”,而青岛恰恰是在配套服务领域寻求突破。
以被誉为“艺术之船”的“爱达·地中海”号豪华邮轮为例,5月初航次由深圳起航到访日本石垣岛、冲绳两地,并最终抵达青岛邮轮母港,青岛结合热门景点创新打造“时尚滨海一日游”“深度体验二日游”等岸上游产品体系,游客抵达青岛后会在青岛开启1-3日不等的岸上游行程,游览五四广场、台东商圈、青啤博物馆、崂山风景区等标志性景点。
而这就是成功将“邮轮停靠”转化为“消费沉淀”,构建起“船岸联动、文旅融合”的增量新引擎。2025年,青岛已与爱达、上海蓝梦、天津东方签订航线运营合作协议,引进始发港航次超30个,加上访问港航次,全年航次超40个,较去年翻番。
02激发城市新“活”力
青岛正深度开发自身的资源禀赋,将“内功”做深做细,寻求发展的增量。与此同时,这座城市也通过特色活动创造新的增长点,以创新驱动的新供给,点燃新一轮消费活力。
4月份在青岛举办的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活动,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图源:西海岸发布
数据显示,华表奖期间,西海岸新区核心区域酒店预订率达90%以上,部分高端酒店提前一周售罄,出现“满房潮”。星光岛、东方影都等景点游客量同比提升30%,单日游客量突破50万人次。
这份热度也成功延续到“五一”小长假,带来可观的人气:携程数据显示,青岛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91%,跻身全国入境游十大热门目的地城市。
延续以“星光”点亮城市的思路,今年青岛也引入了凤凰传奇、周深、伍佰等演唱会,通过闻名全国的IP释放撬动力,8月,汪苏泷演唱会、2025腾讯视频音乐嘉年华等活动也已经官宣定档,这些活动将延续这份火热的发展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大型活动、知名IP牵引全国范围“注意力”的同时,青岛也注重活动的内容和层次。通过创新活动形式、针对不同群体,青岛也举办了汉堡节、第四届无畏契约全国大赛总决赛、青港澳美食文创嘉年华等特色活动,以“小切口”牵引“大流量”。
图源: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
从近期比较“火热”的活动来看,据统计,汉堡节持续期间,场内总客流突破 100w+,销售超32万份汉堡,带动奥帆中心商圈客流和销售额双重提升。
青港澳美食文创嘉年华吸引39家参展企业设立55个展位,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体验,也成为崂山会场实现日均客流量近1.8万人次背后的重要推手。
瞄准这份发展机遇,青岛也配套推出消费券活动,如在啤酒节期间与支付宝携手发放数百万元消费红包,发放文旅住宿消费券“接住”演唱会热潮。以活动为媒介,青岛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03跨境游的青岛“打开方式”
在寻找增量的道路上,把握新的游客群体,对于青岛来说也是重要的一环。
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外国人出入境数量超过3800万人次,同比上升30.2%。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1364万人次,同比上升53.9%。免签政策带火的“China travel”也为青岛带来了发展空间——
今年上半年,青岛机场口岸外籍旅客入境数量近24万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46%。其中,以来华旅游为目的的旅客占61%,利用各类过境免签政策的外籍游客达17.5万余人次,占入境外籍旅客总量的七成。
新涌入的跨境游客就 意味着城市发展新增量。青岛这座处于开放前沿的城市,再一次发挥自身优势,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以韩国游客为例,今年以来,#青岛挤满了周五下班的韩国人#、#韩国人回程人手一箱青岛啤酒#等话题屡屡出圈,折射出城市文旅市场的新变化。山东边检总站青岛机场边检站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对韩免签9个月以来,25万人次韩国旅客通过青岛机场口岸入境。
为了把握这份机遇,青岛发布了《青岛市入境旅游发展提升行动方案》和《韩国入境旅游市场提升工作方案》,落实61项工作任务清单,从提升支付便利程度、增加不同语言的标识、组织特色主题活动等方面入手,推动青岛市入境旅游工作提质增效。
图源:青岛国资
如今,青啤博物馆已成为外国游客青睐的打卡地,2025青岛国际民间艺术季吸引到200余位中外民间表演者齐聚,“上合之珠”成为跨国商贸的文化会客厅,“五一”期间累计接待游客超4.5万人次……
无论是“海上观青岛”的翻倍增长,还是各色活动、境外游客带来的发展增量,种种变化都释放出同一个信号:青岛,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新增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