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夏,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以超277万人次的观众量、逾7.6亿元的展览总收入,刷新了全球博物馆特展纪录。而在这场文化盛宴中,有一群人可能始终无法获得官方的“认可”,那就是活跃在展厅中的独立讲解员。这其中不乏古埃及历史的发烧友、博物馆专业学生、甚至还有来自开罗大学的学者……有些“明星导览团”更是供不应求预约爆满。随着展览于8月17日正式落幕,独立讲解的“狂欢”也留下诸多争议:导览团数量过多导致展厅拥挤、讲解是否专业是否学术伦理争议等问题,这也给展览行业带来了新的探讨——在公众需求、专业规范和观展体验之间,如何寻找更适合大众的平衡点?
现象:看展去约个“独立讲解”成为趋势
相关数据显示,上博古埃及文明展展览期间独立讲解团场次激增,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搜索“上博埃及展独立讲解”也能看到各类推荐和体验反馈。
其实在大部份的博物馆、美术馆都会提供官方讲解和一些导览设备供观众选择,为何大家还要费心去寻找独立导览?展览爱好者鲜鲜告诉记者,她认为这是如今大众对知识的渴求甚至有些“焦虑”,“我自己就会去约独立讲解,因为官方千篇一律的解说词无法满足我的需求。”不少网友提到,除了官方提供的导览场次和人数有限,独立讲解更“周到”的服务大大增加了对观众的吸引力:更详细的衍生课件、定制化小团、每位讲解员有不同的性格,有些风趣幽默、有些知识渊博……大部份讲解服务2小时打底,有些甚至长达4小时以上,而许多官方的导览只有1个小时,可以说只能算是“点到为止”。
上殷笑笑在埃及展现场讲解
以上博古埃及展为例,高质量的独立导览场次稀缺,供不应求。独立讲解员“上殷笑笑”是社交平台上的人气讲解之一,气质儒雅的他深受观众的喜爱,他告诉记者,自己曾在英国留学期间出于个人爱好学习埃及文化知识,并在大英博物馆成为了一名独立讲解员。“我觉得作为独立导览你要做好80分的功课才能给大家呈现出会30分的知识。”为了这次的上博古埃及展,“上殷笑笑”特意来到上海,在上博附近租了一间房,虽然只是短租,但房间内有一面单独摆放的书架,其中几乎都是埃及文化相关的中外书籍,为了此次能在国内目前为止最大的古埃及文明展上为大家讲解,他做了大量的功课,其每场讲解持续约4.5个小时。“上殷笑笑”说:“博物馆讲解的底线是专业性,应尽量追求知识的准确,做到每一句话都有出处;而好讲解的核心,是如何把知识和展品组织在一起,组织成一个完整的内容,要兼具易懂、知识、有趣和情感。”这一观点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其团队通过深耕古埃及领域,将“图坦卡蒙黄金面具”的宗教仪式、王权象征与《亡灵书》结合,吸引大量观众。有观众留言:“跟着独立讲解员看展,像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比自己瞎逛有意思多了。”
信息来源:小红书店铺-麦淘讲精团·博物馆讲解
记者观察到,小红书平台上有不少独立讲解团发布的讲解预约信息,包括上殷笑笑在内,不少“明星讲师”脱颖而出,其中不乏来自开罗大学专修古埃及学的当地学者、国家高级导游、专门研究埃及的博主等等。此类“明星讲师”带的讲解团预约咨询十分火爆。
商业逻辑下,独立讲解催生了完整产业链,有些机构看准了商机招募了不少讲师并将不少人包装成“明星导览团”,价格从99元/小时的“基础版”到3000元/场的“VIP私享团”不等,可以直接在社交平台上下单预约。
当文博展览愈加火热,观众的观展需求已经从单纯的走马观花式的打卡变成了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心理上“不虚此行”的执著。正如旅游行业近些年来涌现的旅行陪拍、人文地理深度游等“野生”旅游产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旅行一定要与众不同,要有‘高光时刻’,私人导览也是这样的一种执著吧。”展迷鲜鲜对记者这样说到。
争议:当“创新”越界“专业”
野蛮生长的独立讲解团看似给预约讲解的观众提供了“升级版”服务的同时,却给来正常参观的其他游客和馆方管理带来了困扰。展厅秩序问题首当其冲。独立讲解团数量众多且时间动线繁杂,有观众曾在社交媒体上反映:展馆内“野导”成堆吆喝;导游在展厅里大声对一位位团员点着人头;一堆人围在一件文物前听领队介绍,散客只能等待,还没站定,下一秒另一个讲解团又围了上来……
内容失实问题更为严峻。据观众反馈,曾有独立讲解员将“纳尔迈调色板”(记录上下埃及统一的政治宣言)解读为“古埃及最早的色情艺术”,引发哄笑。“上殷笑笑”指出:“文博行业讲解需求远大于供给,而真正合格、能做到内容准确的讲解员更加稀缺。同一个展品的诠释可以是多元的,但必须建立在专业基础上。”其团队为避免误读,曾主动查阅上海博物馆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的联合考古报告,确保“圣甲虫雕像”“莎草纸文献”等讲解内容的准确性。
页面来源:小红书-隐居人李老师
上海博物馆的古埃及展并非独立讲解团乱象聚集的个例,浦东美术馆今年举办的奥赛大展一经官宣便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开幕后平均每日吸引观众超7000人次。记者就曾在奥赛展厅内同一时间段发现众多“野生”讲解团。有参展观众表示“人声鼎沸,观展体验差”、“独立讲解没有专业评级证明,能否遇见好团得看运气”。记者发现,浦东美术馆在馆内竖起了“本馆禁止外来导览”的牌子,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但网友“隐居人李老师”则认为,顾客应该有选择权力,美术馆没有权封杀。记者在现场看到馆方导览则是100元/人时长为60分钟,和一些第三方导览机构从性价比角度比起来优势并不明显,而馆内各式各样的导览团数量并没有因此就减少。记者从浦东美术馆馆方了解到,目前馆内的官方讲解团是和携程平台进行合作的,相关声明也要求独立导览需要报备登记,但操作过程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很难管理。
上殷笑笑说,他深知团队过多会给现场其他的观众带来不好的体验,他的做法就是用比较小的声音进行导览,并且会及时地推进参观动线,甚至有些非团员在一旁“蹭听”,只要不是全程或者影响到他的团员,他也会默许,“其实这都是对知识的渴求,而我作为独立讲解也会尽量地遵守观展的规定。”
破局: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共生”
独立讲解放眼各个行业和国家其实都存在,只要是热门景点、展馆,在社交平台上都会有各类独立讲解预约和推荐,这个群里的存在并不“小众”却一直处在灰色地带。
一位上博古埃及展的独立讲解员告诉记者,虽然这说到底是一份谋生的工作,但其实自己也很热爱历史,看到大家喜欢自己准备的内容会非常有成就感,“上博这次展览这么火爆,人气这么高,我们给观众带来的良好体验也算有一点贡献吧。”
独立讲解的健康发展需要博物馆、讲解员和观众三方共同参与:博物馆提供资源与规范,讲解员提升专业素养,观众评价促使内容升级。唯有如此,独立讲解才能真正从“野蛮生长”走向“规范共生”,成为文化传播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页面来源:小红书-八爪师符轩易
上海博物馆党委书记汤世芬表示其实在在这次古埃及展上,上博以公益为导向提供内容服务,针对此次展览印制和发放折页100万份。在公众号上对50件展品做了免费语音导览,展览结束这些内容也能长期在网上提供给观众。AI智慧导览、语音导览,和与第三方合作的导览项目,共计90万人次使用。”博物馆为了满足观众导览需求,其实一直在做出各种尝试,并且用上了AI技术,不过也有观众在体验后表示,“AI识别还是不太智能,我问AI法老的名字它很多都分辨不清楚,这项技术还是要更好的完善才行,不然无法取代人工讲解。>
上海博物馆古埃及展中的独立讲解现象,本质上是公众文化需求升级与博物馆服务模式转型的碰撞。它既展现了文化传播的无限可能——一个独立讲解员可以通过深耕领域和专业调整,让观众获得深度体验;也暴露了快速发展中的隐忧——当“流量”压倒“真相”,当“娱乐”替代“教育”,文化的价值是否会被稀释?
或许,真正的答案不在于“禁止”或“放任”,而在于构建一个包容而有序的生态系统:博物馆提供专业资源与规范框架,独立讲解员贡献创新活力与多元视角,观众用选择权倒逼服务质量提升。唯有如此,文化传播才能既保持生命的张力,又不失方向的笃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