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毕开恒
双城堡,又叫双城子,是地图上不易找到的小地方。地方虽小,历史却不短。八百年前,这里是辽金鏖兵的战场。大金国消亡之后,双城便经历了元、明两个朝代近四百年的荒芜,以及清初至雍正时期一百多年对肇兴之地的“封禁”,重新沦为一块“荒蛮”之地。
清嘉庆19年,嘉庆皇帝朱批了吉林将军富俊的奏章,始于开发、建立屯屋,因这里有金代达禾、布达两处古城址,于是定名为双城堡,堡者,小城也。
双城堡距哈尔滨近百里,现由县城划为哈尔滨的双城区。这里田畴数百里,物阜人杰。清代,这里曾脱颖两位将军,一位资政大夫。
民国时期的莫德惠,曾被政府指定为副总统候选人与李宗仁竞选,还有曾被国民党举行国葬、蒋介石亲题祭词“为国捐躯”的抗苏名将韩光第,“忠烈壮千秋”的抗日名将唐聚五。他们都是双城的骄傲。1928年6月,赴莫斯科参加中共第六次代表大会的周恩来也曾在双城避险……
然而,双城堡更令我感兴趣的是,她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存在,这里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驰骋白山黑水、夺取整个东北威武雄壮大戏的前线总指挥部所在地。
1946年12月10日至1948年9月30日的22个月的时间里,一幅幅军用地图、一缕缕电波、一个个高层军事会议,从这里展开、发送、部署,演绎了现代史上的战争奇观。
2025年7月25日,我来到双城,冒着盛夏的酷暑,在友人的陪伴下,参观了该前线指挥部旧址。这指挥部由两个大院组成,均一字青砖砌筑,小叶黑瓦覆顶。前出廊红膝抱柱。
两院间有院门相通,据悉,这西院是原双城大地主张老震的庄园,东院是原吉林省警察厅长赵骥(部分资料写作“赵冀”)为其家眷盖的一所私宅,两院院墙均高达两米,并有一处防空洞从地下探出墙外。
全部建筑共49间主房,整体肃静,典雅,隐秘,两院院外套墙,套墙大门均为铁制红漆加铆,上有镶金瑞兽,典型的晚清建筑风格。
这里,既是古建文物,又是第四野战军前线指挥旧址,也是四野纪念馆,并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院外西侧的广场上,一字排列着坦克、装甲车、火炮、高射机关炮等,还有一架银白色的飞机,供人们自由拍照、鉴赏。
这里的几位女导游,不,应该说是讲解员,均穿军绿便装,举手投足,带着浓厚的“军味”,在她们的带领下,我们逐一观看了司令部、政治部、作战处、通讯处、秘书处等,这里的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谭政等硅胶塑像栩栩如生,通讯处的发报机不停嘀嘀作响,作战地图上的红蓝标线不断闪动,资料影像的喊杀声让我们身临其境……
林彪睡不惯北方的大火炕,他的卧室里,一副简易的行军床架在大火炕上面,他最多的时间是“面壁”,他的作战室里,四面墙上三面是地图,桌子上还是地图,他能把自己关在作战室里,不许任何人打扰,独自“面壁”、踱步一整天不吃不喝,然后胸有成竹地连续口述多个电报下达作战指令,指挥几十万人马三下江南、四保临江。
他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夏夺城堡、秋败陈诚、冬雪鏖兵。神出鬼没,声东击西,围点打援,纵横捭阖。令东北敌军三易主帅,终把国民党最精锐的部队歼灭在东北境内,其劳苦苦、其绩昭昭。
第四野战军前线指挥部旧址是1993年对外开放的,此前多年,林彪是“魔鬼”,此旧址也成禁地,人们谈“魔”色变,多少出生入死的战将、战斗英雄因此而被殃及。
是啊,就连我们亲历的八杆子拨拉不着的,毛主席亲笔题写《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铁道兵画册,因有林彪陪同毛主席的照片而被彻底封禁,还有什么不可为之!这着实令人唏嘘不已。然而照片可以抹去,历史却是抹不去的。
新中国的历史离不开战争,而战争又绕不开林彪,对历史人物的一概肯定与一概否定都是偏颇的,历史唯物主义毕竟不能停留在理论上。所幸随着时代脚步的前进,此旧址终被政府挂牌保护、陈列纪念、教育下一代。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体现了应有的“求是”精神。
双城,虽称为堡,其实是四四方方的一座城,曾有四周城墙,东西南北四座城门,东为承旭门,西为承恩门,南为永和门,北为永治门,遗憾的是这些清同治年间的建筑,只有承旭门保存至今。
“承旭”,“承接东方旭日”之意,现归省级保护单位,其门楼高11.5米,基座由青砖砌筑,拱形门洞东西贯通,上层为飞檐斗拱楼阁,绿色琉璃瓦覆盖,四周檐角悬风铃、脊蹲琉璃瑞兽,清风徐来,铃声清脆悦耳。整座建筑工艺精湛,雄伟壮观。
门楼下有一座护城河桥,汉白玉栏杆饰护,平添不少韵味。这是哈尔滨唯一最古老的建筑,要知道,哈尔滨从小渔村发展为大城市,只有百年历史。有趣的是,民国时期,城门二楼增设一狐仙龛位,从此百姓香火不断。
解放后在那个特殊年代,双城县某县长不信邪,亲自上楼“破四旧”,拆门楼,结果锤未落,人先堕,一命呜呼。自此,再无人干扰百姓焚香礼拜之事,且逐步平添了不少利国利民之举。
鉴此,我很以为然,百姓的事无小事,既然是“百姓”,必涉及千家万户,长期无视百姓呼声、矛盾积累,能不出事?君不见当年贵州的瓮安事件、山东寿光蒜苔事件,哪件不是百姓千呼万唤而又被麻木不仁的“小事”!
由此,我联想到双城人民广场上升平的歌舞,出租车司机脸上的春光,农贸大市场的繁荣以及双城人民政府大楼台阶上纳凉的男男女女…… 我惊讶双城政府大楼前不设警戒线,楼外没有安保,楼内只有值班人员,大楼前后门敞开,百姓可以自由穿行。
我好奇地并有意到楼内入厕,值班人员毫无敌意并告诉我方位,说“门开着呢!”,联想到某些市政府门前里三层外三层的警务,见有来人如临大敌,去信访的百姓能排出半条街……
载舟乎,覆舟乎?望着大楼顶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镶金标语,我心中似乎有了答案,显然,双城堡给世人做出了榜样。
双城堡,此行不虚!
编辑:方迎欣《白浪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