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新疆新闻8月20日电(王德刚 刘剑平 许嘉明)从伐木取材到护林造林,从寂静山林到游人如织。近年来,塔城地区乌苏市坚持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旅游发展同向发力,让茫茫林海在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协同并进中,成为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金山银山”。
初秋时节,乌苏佛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如画,雪山与林海交相辉映,鲜花在蓝天白云下绽放出绚丽色彩,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来自克拉玛依市的游客陈霞霞与朋友在虞美人花海里拍照留念,镜头里的每一帧都是新疆生态之美的生动定格。
克拉玛依市游客陈霞霞说:“被这片花海治愈了,蓝天白云当背景,雪山作点缀,随便站在花丛里,不用刻意找角度,拍出来的照片都超好看,推荐大家一定要来!”
这座总面积 5.8万公顷的森林公园,坐落在天山山脉中段,集雪山、森林、河流、冰川、峡谷等景观于一体。回溯往昔,它的前身乌苏林场曾是国家建设的“木材仓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父辈们马拉肩扛,在林海中开辟伐区,为新疆的工业崛起和城市建设输送着“绿色建材”。2000年,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全面实施,林场工作重心转向生态保护,干部职工身份也从“伐木人”变为“护林人”,这也成为新疆生态保护战略升级的重要标志。今年55岁、身为“林二代”的护林员刘福新,对林业的变迁深有感触。
天山东部国有林管理局乌苏分局待甫僧管护所所长刘福新说:“父辈们为了支援国家建设,马拉肩扛,转战在各个伐区,为新疆开发建设贡献了力量,到了我们这一代,我们成了护林员,栽植松树精心抚育,我们20多年来共栽了30余万棵树,为提高森林覆盖率,发展生态旅游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多年的生态坚守,让乌苏的林海焕发新生。据新疆天山东部国有林管理局乌苏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仅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20年间,累计完成森林抚育15.3万亩、天山北坡谷地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的18.2%提高到目前的28.79%,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天然林生态屏障功能愈发凸显。如今,179.13万亩的管护区内,9个天然林管护所、10个管护站星罗棋布,瞭望塔与高空云台组成的“天空地一体化”巡护系统,为这片林海筑起了智能防护网,持续为森林资源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天山东部国有林管理局乌苏分局待甫僧管护所所长刘福新说:“我们局管护区有望不到头的森林,守护好这片绿、发展生态旅游是我们护林员的责任。在我们的精心呵护下,待甫僧的松树越来越茂密,这里的景色也愈发秀丽,不仅成了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更吸引了疆内外众多游客前来打卡,让生态文明理念在游客的欢声笑语中传递。”
与此同时,乌苏佛山国家森林公园也焕发出活力与生机。好山好水好风景引来了各地游客观光赏景。作为乌苏佛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景点,待甫僧生态园里有800多种植物,森林覆盖率达76%,不仅有天山雪岭云杉,还有樟子松、西伯利亚落叶松、天山花楸、白桦等。游客徜徉其间,真切感受传说中的“森林浴”。
玛纳斯县游客孙芳说:“这里空气特别清新,据监测负氧离子含量超国家标准,是真正意义上的‘洗肺游’,刚才走了一圈,感觉身心放松,特别舒服。”
乘着新疆大力发展旅游业的东风,乌苏佛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颜值” 逐步转化为“价值”。2008年,它跻身国家级森林公园行列并获评3A级景区;2015年,成功晋升国家4A 级景区。今年6月以来,公园日均接待游客达1500人次,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这里感受乌苏林海发展的绿色成果。
在乌苏市全域旅游规划中,乌苏佛山国家森林公园被定位为精品景区,成为新疆“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典范。
自治区天山东部国有林管理局乌苏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勇说:“我们将与地方加大合作,坚持绿色发展,加大对森林公园环境保护力度,打造集观光、康养、休闲为一体的特色品牌景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