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安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全境从西北至东南呈长条状,纵长横短,略似一条吐丝的蚕。东出达州通湖北,南进广安达重庆,西经顺庆进成都,北上巴中出秦川,面积1332平方千米。蓬安是司马相如故里,地处朱德故里、小平故里之间。又是嘉陵江流域独特的旅游景区,琴台夜月、嘉陵晚渡、牛渚渔歌、五马排空、广慈晓钟、马鞍樵唱、石壁晴云、双篷叠翠,古“蓬州八景”美不胜收;小乐山群佛雕像、巍巍龙角山、大深南海、省级风景名胜区白云山避暑山庄、AAAA级旅游风景区“嘉陵第一桑梓”、抗蒙遗址运山城、司马相如故里门阙、河舒桃花村等蓬安新景令人流连。#四川#
历史沿革
春秋系巴国地,秦属巴郡。西汉为巴郡安汉县地。南朝梁天监六年(507年)分安汉县北部置相如县,属梓潼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刘相如县西北归属新政县,东北归属朗池县。武周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再划东境归属岳池县,相如县治地迁陵江场(今锦屏镇)。北周天和四年(569年)置蓬州(州及安国县治地在今营山县安固场),因境东有大小蓬山,州以山名。当时蓬州领伏虞、咸安、隆州三郡,而相如县属宕渠郡。隋大业三年(607年)废蓬州。唐武德八年(625年)复置。天宝元年(742年),改蓬州为咸安郡,至德二年(757年)又更为蓬州。广德元年(763年)州治移蓬池县(今蓬安茶亭乡蓬池坝村)。宋理宗淳祐三年(1243年),将蓬州移治云山(今蓬安县河舒镇燕山寨村)以抗御元兵,相如县亦徙治云山。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蓬州治地移相如县治所(今蓬安锦屏镇陵江场)。明洪武初,省相如县入蓬州,隶顺庆府,辖营山、仪陇两县。清世祖七年(1650年),蓬州改为不领县的县级散州,仍属顺庆府。民国二年(1913年),废蓬州改名为蓬安县,取蓬州、安汉县首字为名。
1949年12月12日蓬安解放,由川北行署南充专区管辖,县城所在地为锦屏镇,1952年属四川省南充专区管辖,1957年12月,县城迁至周口镇,1968年为南充地区管辖县,1993年为南充市辖县,2006年撤周口镇,设相如镇,县政府驻地相如镇政府街。2019年撤相如镇,分设相如街道、周口街道,县政府驻地周口街道政府街18号。
行政区划
1949年12月12日蓬安县解放,按原县、乡(镇)政区成立解放委员会。1950年1月12日,成立蓬安县人民政府。全县设二道、金溪、周口、罗家4区。区下暂时保持原国民政府乡、保、甲制,仍为24乡、镇。是年3月至5月,先调为37乡,再调为7区64乡。
一区,驻地周口。辖城中、周口、大泥、金甲、糖房、清溪、马回、利溪、三坝9乡。
二区,驻地河舒场。辖柏杨、三元、石孔、河舒、金斗、杜家、柳树、杨家、茨藤、东升10乡。
三区,驻地金溪场。辖诸家、鲜店、黄坪、徐家、骑龙、金城、金溪、西阳、平头、石门10乡。
四区,驻地盘龙场。辖大观、广兴、中兴、安乐、盘龙、正源、两路、龙云、万和9乡。
五区,驻地兴隆场。辖会龙、新民、十圣、太平、永兴、济渡、兴隆、黄毛8乡。
六区,驻地罗家场。辖大庙、福德、南燕、银汉、三合、尖山、罗家、华家8乡。
七区,驻地二道河。辖赛金、岐山、双河、陇城、复兴、二道、三兴、高峰、茶亭、凤凰10乡。
是年11月,废除旧的保甲制,县以下设区、乡,乡下设村,全县调整为36乡(镇):
一区,驻周口。辖城中镇、周口、清溪、金甲、柏杨、石孔6乡镇。
二区,先驻河舒场,后迁柳树场。辖利溪、河舒、杜家、柳树、杨家5乡。
三区,驻金溪场。辖徐家、鲜店、平头、金和、骑龙5乡。
四区,驻盘龙场。辖广兴、盘龙、中兴、正源4乡。
五区,驻兴隆场。辖会龙、太平、永济、兴隆4乡。
六区,驻罗家场。辖福德、南燕、罗家、银汉、三合5乡。
七区,驻二道河。辖赛金、复兴、双河、二道、三兴、茶亭、诸家7乡。
1952年10月进行民主建政,将复兴、赛金、双河、二道、岐山、新城等乡划属仪陇,东升乡划属营山后,全县调编为8区57乡、3镇。
一区,驻周口。辖城中、周口、七里、柏杨、清溪、金甲、大泥7乡及城中、城关2镇。
二区,驻河舒场。辖河舒、柳树、杜家、杨家、石孔、三元、茨藤、新华8乡。
三区,驻金溪场。辖金溪、金城、万和、平头、石门、鲜店、西阳7乡及斜溪镇。
四区,驻盘龙场。辖盘龙、广兴、大观、中兴、龙云、两路、群乐7乡。
五区,驻兴隆场。辖兴隆、和平、太平、大成、永兴、济渡6乡。
六区,驻罗家场。辖罗家、南燕、三合、银汉、尖山、中华、新河、福德8乡。
七区,驻徐家场。辖徐家、诸家、三兴、高梁、茶亭、黄坪、骑龙、凤凰8乡。
八区,驻利溪场。辖利溪、会龙、正源、三坝、新民、马回6乡。
1953年初,三兴、高梁划属营山县后,全县分为8区72乡、4镇。
一区,驻周口。辖周口、金甲、大泥、龙潭、锦屏、七里、柏杨、清溪、易家、陡滩10乡及陵江、城关2镇。
二区,先驻河舒场,后迁柳树场。辖河舒、杨家、新桥、茨藤、中华、柳树、新华、三元、石孔、杜家10乡。
三区,驻金溪场。辖金溪、西阳、万和、民建、金城、平头、石门、双柏、鲜店9乡及斜溪镇。
四区,驻盘龙场。辖盘龙、胜利、群乐、永庆、龙云、两路、广兴、大观、中兴9乡。
五区,驻兴隆场。辖兴隆、三合、大成、永兴、济渡、尖山、和平、太平8乡。
六区,驻南燕场。辖南燕、新河、福德、银汉、吕广、石柱、泥巴、罗家8乡。
七区,驻徐家场。辖徐家、黄坪、骑龙、文昌、茶亭、凤凰、方广、诸家8乡。
八区,驻利溪场。辖利溪、会龙、新场、新民、马回、正源、三坝、中坝、建设、建新10乡及望江镇(正源场)。
1955年2月,撤销第4区,将第8区改为第4区,区驻地迁望江镇(正源场)。全县为7区、72乡、4镇。同年11月,将72乡合并为56乡。是年底,撤正源、柳树两区,全县为5区、41乡4镇。1956年再缩编为4区41乡3镇:
金溪区,驻金溪场。辖金溪、中兴、盘龙、龙云、广兴、万和、石门、平头、大泥9乡及斜溪镇。
徐家区,驻徐家场。辖徐家、骑龙、鲜店、诸家、凤凰、茶亭6乡。
周口区,驻周口。辖周口、锦屏、河舒、利溪、三坝、柏杨、柳树、石孔、金甲、清溪、马回、两路、正源、杜家、新民、会龙16乡及城关、陵江2镇。
南燕区,先驻南燕场,后迁罗家场。辖南燕、罗家、新河、兴隆、福德、杨家、银汉、三合、永兴、大成10乡。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全县共4区29社1镇:
周口区,驻周口。辖城关镇、红旗(清溪、周口)、乘凤(三元、石孔)、团结(杜家)、先锋(新民、会龙)、卫星(三坝、马回、利溪)、挺进(柏杨)、战斗(金甲)、灯塔(锦屏、两路)、冲锋(正源、中坝)、红光(河舒)10社1镇。
罗家区,驻罗家场。辖奔腾(柳树、杨家)、东风(新河、福德)、红专(南燕)、劳动(银汉)、建设(三合)、飞跃(罗家)、胜利(济渡、永兴)、英雄(大成、兴隆)8社。
金溪区,驻金溪场。辖五星(金溪、向东)、超英(石门、平头)、跃进(大泥)、幸福(龙云、万和)、红日(中兴、盘龙)、火箭(广兴)6社。
徐家区,驻徐家场。辖和平(骑龙、金城)、革新(诸家)、光明(茶亭、方广)、上游(徐家、黄坪)、前进(鲜店)5社。
1959年,各公社恢复原地名名称,周口区驻地迁河舒场,增设柳树公社和马回农场(社级),全县为4区、31社、1镇。
1961年,全县调整为7区46社1镇,1962年再调整为7区49社1镇:
锦屏区,驻陵江场。辖锦屏、马回、三坝、清溪、红旗、柏杨、周口镇6社1镇。
盘龙区,驻盘龙场。辖盘龙、广兴、中兴、群乐、龙云、两路、正源、中坝8社。
金溪区,驻金溪场。辖金溪、向东、鲜店、平头、石门、大泥、万和7社。
徐家区,驻徐家场。辖徐家、方广、茶亭、诸家、黄坪、骑龙、金城、金甲8社。
河舒区,驻河舒场。辖河舒、利溪、会龙、新民、杜家、柳树、杨家、三元、石孔9社。
罗家区,驻罗家场。辖罗家、中华、南燕、银汉、福德、新河6社。
兴隆区,驻兴隆场。兴隆、大成、永兴、济渡、三合5社。
“文大”开始后,1967年“破旧立新”,更改全县部份区、乡名称:
东方红区(锦屏区),辖东方红(锦屏)、红光(清溪)、红旗、红阳(马回)、红星(三坝)、红卫(柏杨)、城关镇6社1镇。
前卫区(盘龙区),辖前卫(盘龙)、群乐、火炬(广兴)、自力(中兴)、冲锋(正源)、幸福(龙云)、常胜(中坝)、烽火(两路)8社。
向阳区(金溪区),辖向阳(金溪)、跃进(大泥)、先进(平头)、燎原(石门)、前进(鲜店)、挺进(万和)、五星(向东)7社。
红缨区(河舒区),辖红缨(河舒)、新民、曙光(石孔)、先锋(会龙)、卫星(利溪)、赤卫(柳树)、团结(杜家)、奔腾(杨家)、解放(三元)9社。
洪湖区(罗家区),辖洪湖(罗家)、飞跃(南燕)、东风(福德)、中华、新华(银汉)、新生(新河)6社。
英雄区(兴隆区),辖英雄(兴隆)、永胜(大成)、长胜(三合)、永红(济渡)、新胜(永兴)5社。
红胜区(徐家区),辖红胜(徐家)、长征(方广)、光辉(茶亭)、革新(诸家)、金龙(骑龙)、星火(黄坪)、金星(金城)、战斗(金甲)8社。
1969年,成立革命委员会时,全县部份区、社再次更名:
锦屏区,辖锦屏、东风(清溪)、柏杨、三坝、马回、红旗、城关镇。
盘龙区,辖盘龙、中兴、群乐、广兴、龙云、两路、中坝、正源。
金溪区,辖金溪、向东、鲜店、平头、石门、大泥、万和。
徐家区,辖忠东(徐家)、前进(金甲)、永红(骑龙)、星火(黄坪)、红军(茶亭)、长征(方广)、革新(诸家)、继红(金城)。
河舒区,辖河舒、新民、会龙、团结(杜家)、向阳(杨家)、利溪、柳树、三元、石孔。
红卫区(罗家区),辖红卫(罗家)、新河、中华、福德、新生(南燕)、银汉。
东方红区(兴隆区),辖东方红(兴隆)、卫东(大成)、红光(济渡)、红星(三合)、永兴。
1980年,更区、社革命委员会为区公所、公社后,全县7区49社1镇全部恢复1961年原有名称。
1981年地名普查,根据省内区不重名,地区内公社不重名的原则,对部分区、社更名。区更名的有:巨龙区(盘龙区)、兴旺区(兴隆区)。社镇更名的有:白玉(柏杨)、巨龙(盘龙)、睦坝(广兴)、高庙(中兴)、长梁(中坝)、石梁(石门)、金马(金城)、龙蚕(会龙)、新园(新民)、碧溪(杜家)、柳滩(柳树)、开元(三元)、兴旺(兴隆)、海田(永兴)、天成(大成)、凤石(三合)、周口镇(城关镇)。
1983年改公社为乡,改大队为村,全县仍为7区49乡1镇,598个村、5个居民委员会。
1986年,蓬安县行政区划设徐家、金溪、巨龙、锦屏、河舒、罗家、兴旺7个区,辖50个乡镇,包括5个居民委员会、598个村和1个国有河舒农场。
1992年9月,全县撤销原区、乡、镇建制,将原10镇、40乡调整为15镇、9乡。撤销方广乡、黄坪乡、金马乡、骑龙乡、向东乡、石梁乡、万和乡、人泥乡、群乐乡、龙云乡、两路乡、长梁乡、红旗乡、清溪乡、马回乡、三坝乡、白玉乡、杨家乡、柳难乡、开元乡、碧溪乡、新园乡、龙蚕乡、南燕乡、银汉乡、新河乡、福德乡、巾华乡、海田乡、凤石乡共31个乡建制。新建龙云、龙蚕、杨家、福德、银汉5个镇。
1994年7月,全县由1992年的24个乡镇调整为38个乡镇,划分成15个镇、23个乡。
1997年4月,全县由38个乡镇再次恢复性调整为31个乡、15个镇共46个乡镇。
2002年10月,将周口镇所辖的9个居委会全部划出,32个村划出7个,组建相如街道。
2006年6月,新建相如镇,原周口镇、白玉乡和相如街道合并组建。将原向东、万和2个乡并入金溪镇。建罗家镇,将原中华乡并入罗家镇。建徐家镇,将原黄坪乡并入徐家镇。建长梁乡,将原马回乡并入长梁乡。建金甲乡,将原金马乡并入金甲乡。
2019年10月,撤销相如镇,设立相如街道和周口街道。撤销高庙乡、龙云镇、群乐乡,划归巨龙镇。撤销两路乡和长梁乡,划归锦屏镇。撤销茶亭乡和诸家乡,划归徐家镇。撤销柳滩乡和开元乡,划归河舒镇。
撤销南燕乡和凤石乡,划归罗家镇。撤销新河乡,划归福德镇。撤销海田乡、天成乡、济渡乡,划归兴旺镇。撤销三坝乡,划归利溪镇。撤销睦坝乡,设立睦坝镇。撤销骑龙乡,划归金甲乡。撤销石梁乡,划归平头乡。撤销碧溪乡,划归新园乡。
2023年,蓬安县有锦屏、河舒、正源、利溪、龙蚕、罗家、杨家、福德、银汉、兴旺、巨龙、睦坝、金溪、徐家14个镇,石孔、新园、鲜店、平头、金甲5个乡,相如、周口2个街道,84个社区,228个村委会。
2025年蓬安县下辖2个街道、14个镇、5个乡:周口街道、相如街道、锦屏镇、巨龙镇、正源镇、金溪镇、徐家镇、河舒镇、利溪镇、龙蚕镇、杨家镇、罗家镇、福德镇、银汉镇、兴旺镇、睦坝镇、平头乡、鲜店乡、金甲乡、新园乡、石孔乡。
大美四川欢迎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