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天都没睡好,无时无刻不在担心安全问题,直到送到家的最后一刻,才放松下来。能带他们出去,(看到他们高兴)我心情还挺好的。”近日,河南知名博主李福贵发布视频称,带村里46名老人走出大山,去郑州旅游。由于担心老人们的安全问题,她给每人买了保险,带了救心丸等药品,还委托旅行社4名导游陪同。这一趟,李福贵花了2万多块钱,费用来自她做自媒体赚的钱。有网友评价说,“河南原来不只有胖东来,还有李福贵。”
李福贵是个“网红”,其父母均患智力障碍,爷爷年事已高,奶奶去世后,她靠着走街串巷卖货,扛起一家四口的生计。出身很苦,但她却把生活过得很“甜”。她的视频,没有滤镜、没有脚本,但却有真实故事、人间烟火,她的乐观和朴实,让大家看到了纯粹的善良,她和老人们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那一份质朴情感,也撩拨着无数人的心弦。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在海外平台转发她的视频并向全球介绍称:“她让世界看到中国乡村的坚韧与温度”。
“我有这个流量,也是恁给我的呀。”简单一句话,道出了李福贵回报乡梓的全部心意。没有乡亲们的支持,就没有她的今天。于是,她选择用一场旅行,回馈家乡老人们的真情。
自费带几十名农村老人出去旅游这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且远比想象的要难。这不光是钱的事,老人们的情况各不相同,很多身体也不好,老人们的出行、吃喝乃至上厕所这种小事本身,都带有极大不确定性。但凡出了一点差错,都可能让好事变味。即使可能有风险隐患,甚至可能“出力不讨好”,李福贵还是坚持要做这件事,并且做得圆满且周全,仅凭这一点,就值得钦佩。这样做到底值不值?老人们脸上的笑容,或许就是最好的答案。
这是一个关于善意双向流动、知恩图报的温暖故事,也是对“生于斯,长于斯,成于斯,回报于斯”这句话进行的具象诠释。视频发布后,在社会上涟漪不断,回响不停,有人赞叹李福贵是在积福积德积善,有人在留言区追着喊着要捐钱帮助这些老人,也有人受此鼓舞要带自己没走出老家的父母出去旅游……李福贵点燃了一簇火,照亮了千万人心中同样的善意。
为什么李福贵的故事能引发广泛的共鸣?因为她关注的是真实却容易被遗忘的乡土角落,连接的是千千万万普通老人的情感愿望。她做的,是很多人想过、却迟迟没有行动的事。这些事触动了我们共同的情感软肋,比如,对乡土根脉的眷恋,对陪伴与孝心的期待,以及对真实、温暖人生的向往和追求。她让流量去了最该去的地方,走进生活、回报真情,她的镜头与叙事,契合了人们对“网络”与“现实”美好结合的想象。
微光虽小,终成星河。李福贵让我们看到,“网红”还可以有另一种样子,不追逐浮华,不沉迷喧嚣,而是俯身向下、回归生活。她也为所有拥有流量的人上了一课:流量的价值,不在于攫取多少关注,而在于能否照亮现实、温暖他人,能否成为一种向上向善的社会能量。镜头向下,对准真实的生活;热度向上,传递善良与力量。让流量回归烟火人间,鼓励更多这样的“清流网红”涌现,才是“真得劲儿”,这也应该成为我们时代价值认同的一部分。
来源:潮新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