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写道:
“闽在海中”。
这句话,
道出福建与海洋的血脉相连。
这里背山面海,
海岸曲折蜿蜒。
大陆海岸线总长3752公里,
居全国第二位。
2214个沿海岛屿星罗棋布,
超过500平方米的海岛就有1500多个。
而
东山岛,
福建第二大岛,
位于北纬23度,
正是东海与南海交汇之处。
东山湾是闽南最大的海湾。
▲ 东山岛。摄影@余宣毅
全县海域面积1845平方公里,
海岸线绵延181公里。
74座离岛如珍珠散落,
多个海湾相连如新月,
不仅勾勒出岛屿的轮廓,
更滋养了这里“向海而兴”的智慧。
在这里,
你可以探访自然奇观“鱼骨沙洲”,
邂逅人文地标“最美灯塔”;
可以登岛串岛、投身水上运动,
尽情体验海洋的乐趣。
▲ 东山岛海洋奇观“鱼骨沙洲”。摄影@徐畅宇
夏日海边,
别忘了体验一场流传六百多年的
“盲盒”游戏——拉山网。
这是东山岛传统的捕鱼方式,
已被列入市级非遗。
每一次收网,
都是大海馈赠的未知惊喜。
▲ 东山岛马銮湾拉山网。摄影@林少波
傍晚在马銮湾拉过山网,
入夜再去南门湾追逐“灯捕小管”。
东山小管,其实是枪乌贼,
它们天生向往光亮。
渔民便以灯光为引,
传承着百年灯捕技艺。
乘船出海,潜入夜色,
追寻那一口鲜甜。
▲ 横屏观看 灯捕小管。摄影@李晋泰
在东山,不仅能览尽山海,
更能触摸深厚的海洋记忆。
从8500年前“东山陆桥”、新石器“贝丘遗址”,
到“宋瓷窑址”“明代古港”“唐代非遗”,
处处都是古代海洋文明的印记。
这里还是关帝文化的发祥地,
是一代名贤黄道周的故乡,
更走出了“四有书记”谷文昌。
东门屿上有一处天然石室为黄道周读书处,
而屿上卓然而立的文昌阁,
则是为纪念谷文昌所建。
▲ 东门屿黄道周读书处。摄影@林少波
东门屿,
与鼓浪屿、江心屿、兰屿并称“中国四大名屿”,
素有“海上仙山”之誉。
这里没有喧闹人潮,
唯有玻璃般的海水和宁静沙滩。
岛上的文峰塔建于明朝,
是东山最古老的海上航标。
东明寺更是传奇——
它被称为全国海拔最低的寺庙,
仅高出海面60多厘米,
多年来历经风雨地震,
依然安然屹立。
▲ 横屏观看 东门屿。摄影@余宣毅
东门屿海岸奇石遍布、风光如画,
被誉为“天然影棚”。
我国首部科幻电影《珊瑚岛上的死光》中的
“马太博士岛”正是此地。
《西游记》《海之恋》《八仙过海》
《炽道》等也都曾在此取景。
大海不仅塑造了东山主岛,
还孕育出众多精灵般的离岛。
它们如蝶岛周边翩跹的伴舞,栩栩如生。
龙、虎、狮、象四屿,
蹲踞于澳角村外海,
各距主岛二三海里,守望这片蔚蓝。
▲ 横屏观看 东山澳角村。摄影@李晋泰
是岛屿,也是史诗;
是沧海桑田的见证,
也是人海相依的传奇。
它们不仅是地理的坐标,
更是文明的灯塔;
不仅承载着古老的祈愿,
也昭示着未来的方向。
▲ 东山岛风动石。摄影@李晋泰
从这里出发,
跨越蔚蓝,抵达辽阔;
循着先民的舟楫,驶向世界的无垠。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寻美中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