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周丰
8月23日,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主办的2025“相聚浙里”国际人文交流活动走进中国丝绸博物馆和老板电器未来工厂国际烹饪艺术中心,聆听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古韵新声,探寻人工智能技术让美好生活加速“智”变的脚步。
西子湖畔的中国丝绸博物馆,是全国性的丝绸专业博物馆,也是“浙江省国际人文交流基地”。从战国汉晋时期的锦衣,到北朝绢衣、唐代绫袍、明清龙袍蟒褂,再到如今融入现代设计的丝绸时装,诸多珍贵藏品让国际友人们深入感受丝绸技艺的进步与革新,了解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沉浸式感受丝绸的多元魅力。展出了包括60余件一级文物在内的200余件珍贵展品的“碧色万里——10-12世纪的草原丝绸之路”特展,则向众人讲述了丝绸作为文化纽带跨越千年的文明脉动与互鉴。
活动现场
博物馆中的织造馆,展示了各式各样古老而精巧的纺织机械模型,生动诉说丝绸从原料到精美织物的神奇蜕变过程。其中,仿照考古出土的汉代织机原理、用以复原“五星出东方”汉锦的“五星锦织机”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红黄蓝白绿五种彩线按照规律编织出一行行美丽图案,浓浓的“古代科技范儿”将藏在丝绸里的“神机妙算”一一呈现。
“外国人到浙江,来参观中国丝绸博物馆是对的。这里不仅有丝绸这张探究古老中国的文化金名片,还有极具东方智慧和中国特色的织机。从它们的故事中,可以看到许多古代中国的浪漫记忆。”中国美术学院纤维艺术系教授、保加利亚学者阿萨杜尔·马克洛夫(Assadour Markarov)告诉记者,从事的职业让他对丝绸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丝绸把东方的文化、艺术、科技乃至符号、精神远播海外,承载中外文明交流融合的使命。”
活动现场
在馆内,大家还体验了传统非遗技艺——扎染丝巾,不同肤色的面容,被同一抹温柔的东方蓝深深联结。
打卡便利、酷炫的现代中国人智慧化生活,也是国际友人们此次探访之旅的重要一环。
在老板电器未来工厂全球烹饪艺术中心,伴随各类标注着过去与未来的中国厨房电器,国际友人们不仅感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烹饪文化,也惊讶于中国先进智能科技对饮食文化的重塑。
活动现场
“建议午餐可以吃点菠萝海鲜焗饭,菠萝中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能够提升海鲜的营养价值,同时,菠萝有助于海鲜中蛋白质的分解,促进消化吸收,提升整体营养价值。”输入身体各项数值,借助AI烹饪大模型“食神”的分析,“诗画浙江”友好使者、来自乌克兰的茜娅(Ivanytska Anastasiia)得到了一份量身定制的饮食改善建议方案。“以前我都是花费很多时间在各类书本上找内容、做计划,没想到中国的AI技术几秒钟就帮我制定了一个更详细的方案,太方便了。”她说。
活动现场
在烹饪教学体验教室,大家还体验了高度智能化的厨具——只需将原始烘焙食材放进烤箱,剩下的工作全部由智能设备“一站式”完成。“我知道在中国生活已经非常智能和便利,但这次仅仅是厨房一角就让我感觉非常的科幻和未来。对做饭有一定研究的西班牙著名旅行博主宫泽吉(Sergi Gonzalez Unanue)还用西班牙语录制了一段烘烤视频发给家人,讲述了他在中国的“神奇遭遇”。小小的厨房,成为了一处众人体验创造乐趣、触发情感共鸣的国际交流新空间。
当天下午,国际友人们启程前往东阳,在横店影视城体验《走进电影》沉浸式演出,并前往东阳欢娱中华美学传播中心和卢宅开展一系列丰富精彩的文化交流活动。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