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融媒8月24日讯(记者 杨春娜 实习生 米诺 摄影报道)在芝罘区环山路上漫步,随时可以进入南山公园人工湖区域,尽享美好风光。近日,承载了几代烟台人记忆的城市公园悄然变身,从传统的封闭式园区向开放式无界公园转型。“拆墙透绿”改造工程后,南山公园更好地融入了市民生活中。
物理屏障消失 一步一景融入城市
走在环山路上,以往遮挡视线的栏杆、灌木丛等物理屏障已经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蜿蜒的木栈道和错落有致的台阶挡墙。
南山公园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园内的人工湖也是中心城区少有的“城市绿肺”和“画里天堂”。几十年里,由于北侧环山路栏杆、灌木丛等遮挡,市民、游客无法从路边欣赏到园内美景。
今年4月,这项总设计面积约0.8公顷的改造工程开工,完成了栈道、景观平台、景观墙、下沉式绿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完成后的公园迎来了大量市民和游客。
“以前总觉得栏杆把公园隔离了,在环山路上很难看到公园里面的风景。现在围栏少了,进出公园更方便了,散步时风景也更开阔了。”正在新建木栈道上散步的市民高兴地表示。改造后的南山公园新开了7个出入口,增加了多处观景平台,真正实现了“路即是景、一步入园”的设计理念。
海绵城市理念 生态与功能并重
一场降雨过后,南山公园人工湖周围的道路和绿化并没有出现积水情况。记者了解到,此次改造充分融入了海绵城市理念,通过生物滞留池和雨水花园提高雨水利用率,选用湿生植物补充净化功能。工程还创新性地改造了雨水口截流设施,根据现场高差打造阶梯式滞留设施,实现逐层滞留、蓄水。在滞留池最下层设计雨水花园和下凹绿地,有效增加了蓄水面积。
项目负责人介绍,改造不仅提升了景观效果,还解决了热力管线裸露、高差过大行人无法通行等问题。设计团队特意设置了多处融合海绵城市科普宣传、互动设施、休憩座椅及观景平台,市民在休闲的同时还能了解生态环保知识。
从生态绿地向生活客厅蜕变
改造后的南山公园人工湖,已经成为市民遛娃、散步的理想去处。昨天上午,记者在人工湖边看到,处处都是悠闲与惬意的场景,有市民选择乘船游玩,有人在凉亭里放声歌唱,孩子们投喂鱼食,传来阵阵笑声。
新增的多个出入口,不仅让周边居民更加便捷地进入公园,还有效缓解了原本单一出入口带来的拥堵问题。公园基础设施也同步进行了升级改造。工作人员对人工湖周边道路、观景平台等重新喷漆,增加了休憩区域,修补了地面破损,确保了设施的美观与安全。
这个城市绿洲,正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城市生活,成为市民共享的绿色客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