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只有1500多米的泰山却是“五岳之首”,被冠以如此高的地位,因为古老的它曾是先民眼中最高的山峰,也因为它是历代皇帝封禅、祭祀之地,从秦到清,先后有13代帝王亲自登临泰山,而举办这些重要仪式的场所就是岱庙。
对于现代人来说,岱庙无疑是泰山之行的重要一站,被称为“登泰山的起点”。寺庙位于泰安市繁华地段,与岱顶南天门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始建于汉代,总面积10万平方米,是泰山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
参观岱庙始于遥参坊,沿着中轴一路前行,依次经过遥参亭、岱庙坊后到达正阳门。正阳门是寺庙正门,始建于宋朝,现在看到的是后人依照宋代营造法式在明遗址上重修而成。
继续前行便到了岱庙第二道门——配天门,历代帝王前来封禅或祭祀时,在此处修整后再进入仁安门。配天门的建筑也为后世重修,唯有门前两个铜狮子是明万历年间的古物,威风凛凛,仿佛丝毫不惧风霜雨雪和世事动荡。
正阳门前的岱庙坊造型端庄、沧桑古朴,建于清康熙年间。牌坊上的麒麟、仙鹤、狮子等雕刻图案都已有所损伤,不过依然形象生动,能看出曾经精湛的雕工。
经过仁安门、阁老池和扶桑门就到了岱庙的主体建筑天贶殿。殿堂最早建于宋代,现存建筑为清代所建,呈现给人们的也是清代官方建筑最高等级的章法,与故宫的太和殿、曲阜孔庙的大成殿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宫殿式建筑。
天贶殿内的宋代巨幅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堪称“国宝”,壁画色彩绚丽,线条优美,层次丰富,各色人物、动物形象栩栩如生,“宝马雕车香满路”的画面让人眼花缭乱。
走在岱庙内会发现参天古树尤其多,许多都是上百年的老树,其中五棵汉柏位于正阳门内东侧的汉柏院中,传说是汉武帝亲手种植,虽已逾千岁依然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尤其最粗壮的一棵,枝干苍劲而绿叶格外茂盛葱郁。
岱庙内古树多,碑刻也多,可以说是和古树一样随处可见,其中“第一山”石碑还有个有趣的故事。据说“第一”两字出自宋代大书法家米芾之手,“山”字则出自一个店小二之手,虽是普通人所写,却和米芾风格相似,写得别无二致,让人叹服。
黄色琉璃瓦掩映在一片青翠之中,身后群山连绵,云雾缭绕,云层低沉,远处的山仿佛已经深入云中和天空相接,让这一处庞大的建筑群显出几分仙气儿。
走过天贶殿之后是后寝宫、东西花园等附属建筑,岱庙中的园林设计精巧,不似江南园林的小家碧玉,让人更多感受到的是皇家园林的气派和富贵。
游泰山不妨从岱庙开始,跟随古代帝王的脚步,感受岱庙的端正庄严,感受泰山的历史文化底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