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雅安日报》 记者 郑雨莎
8月25日,市委五届七次全会就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进行专题研究。全力打造“天府之肺·熊猫雅安”文旅品牌,构建“1+5”文旅目的地矩阵,打造来雅必游的文旅旗舰项目;全域培育多元融合的文旅业态;全面提升以游客为中心的文旅体验;到2030年,雅安文旅品牌影响力、产品吸引力、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加快建成特质鲜明、享誉国际的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 以“融”为笔,全会绘就一幅“诗”和“远方”的雅安画卷。
牢记殷切嘱托
加快把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主题鲜明”“内涵丰富”“使命重大”……这是与会人员在谈到对全会认识时的共同感受。
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兰名源表示,市委全会确定“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这一主题,对于雅安抢抓文旅发展新机遇,持续做好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后半篇”文章,加快把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助力雅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理解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与会者一致认为,主要体现在牢记殷切嘱托、发挥资源优势和赋能高质量发展三个重要方面。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建设文化强国旅游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来雅视察时强调,生态优势是雅安最突出的优势,要围绕这个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以全会形式专题部署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有力推动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在雅安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务实之举,充分彰显了市委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黄诚说。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雅安有底气。大熊猫文化、茶文化、红色文化、“三雅”文化等璀璨夺目,文旅资源总数位居全省前列,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市等多块金字招牌,成功承办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具备文旅融合发展的坚实基础与优势。“通过举办全省文旅大会,雅安文旅基础设施、服务品质得到大幅提升。我们正铆足干劲,持续做好全省文旅大会‘后半篇’文章,打造新业态、新场景、新体验,推动雅安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冯俊涛说。
将文旅产业置于雅安高质量发展全局观察,其“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日益显现。在宝兴县委书记王惠明看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做好“文旅+百业”的深度融合文章。“宝兴硗碛藏族乡嘎日村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文旅,各行各业呈现出蓬勃兴旺的喜人景象。可以说,嘎日村是文旅产业‘一业兴、百业旺’的真实写照。”
把握“四个坚持”
努力走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子
怎样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坚持景城相融、全域推进,坚持科技赋能、创新驱动。
“不管是建设大熊猫野外展示基地,还是发展生态旅游,本质上都是对生态资源进行价值转化,从而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管理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徐洪年说,打造“天府之肺·熊猫雅安”文旅品牌、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出色出彩第一市,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首位抓好生态系统保护,夯实绿色本底。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雅安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肖永昌说,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灵魂的,不可能持久。大型史诗剧《熊猫归来》,是大熊猫文化与旅游融合的范例,既用光影艺术再现大熊猫与雅安的千年情缘,又让游客在观演中读懂雅安生态文化。“要发挥文化对旅游的塑造作用以及旅游对文化的彰显功能,不断打造高品质的文旅产品。”
景城相融、全域推进,就是要将全域景观化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之中,充分考虑游客需求推进城市更新和建设,促进城市景观串珠成链,打造具有烟火气的消费场景,进一步拓展城市旅游业态,加快实现景城一体、主客共享。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智勇说,近年来,雅安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聚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城市生态系统修复、历史文化传承保护等下大功夫,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愿景逐步成为现实。
坚持科技赋能、创新驱动,是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文旅产业数字化、智慧化建设,创新推出飞跃雅安VR沉浸式体验、5G+无人机等新产品,取得了明显成效。”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官健说,要培育文旅创新主体,提升数字赋能等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明确“四个坚持”的同时,全会还对推动品牌、业态、服务和体制机制融合等重点问题作出部署。大家纷纷表示,将始终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让“熊猫+”融合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让雅安文旅的“诗和远方”更具吸引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