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有个百魔洞,名声远扬,几乎人所共知;巴马还有一个水晶宫,知道的人就不是太多了。水晶宫虽然不能疗病养生,但景色独特,如梦幻一般,倒是值得去游览一番。
水晶宫位于巴马县那社乡大洛村,在县城以西,距离约44公里。水晶宫处于深山之中,过去人迹罕见,如今修通了柏油公路,但路不宽,而且拐弯和上下坡较多,仍然不太好走,开车从县城出发,需要走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尽管路途难走,还是吸引了不少慕名前来的游客。据相关报道,2024年接待游客9万余人,游客最多的年份曾经达到过30多万人。
水晶宫的发现,带有偶然因素。2004年6月的一天,那社乡大洛村有几个村民,在山坡上干活,由于劳累,在一个小岩洞旁边睡着了。一觉醒来,他们发现身旁的小洞口有凉风吹出,感觉很奇怪。
于是,这几个村民就凿开了小洞,不料洞口越往里越大,他们惊讶地发现,洞口深处别有洞天,形态各异的水晶状钟乳石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当时,那社乡的党委书记叫韦明革,他很有见识,得知消息后,立即组织乡村干部一天24小时轮守洞口,严防洞里的钟乳石被窃,同时向县里做了汇报。由于当地政府的及时保护,洞中绝大部分的自然景点都得以保持原样。韦明革功莫大焉!
巴马县随即邀请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研究所的专家进行考察、论证,发现这是一个拥有大量白色钟乳石的天然洞穴,洞穴总长度超过1000米,宽度在8至50米之间,高度在10至80米之间。
洞内的钟乳石种类繁多,包括重力水沉积形成的石笋、石柱、石带、石旗、石幔、石瀑布、石盾等;以及非重力水沉积形成的石毛发、卷曲石、石花等数十种;还有国内最大的鹅管群。这些钟乳石形态各异,色彩斑斓,质地纯净,晶莹剔透,宛如天然的艺术珍品,而且仍在不断地生长发育之中,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是目前中国洞穴中罕见的珍稀景观。
这个洞穴的形成,主要归因于地下河的侵蚀、溶蚀和崩塌作用。雨水在穿过大气层时,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碳酸,这种碳酸能够溶解山体,使雨水变成含有碳酸氢钙的溶液。当这些溶液渗透到洞穴顶部时,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导致碳酸氢钙发生还原反应,结晶生成各种形态的次生化学沉积物,就是钟乳石。
经过有关部门的精心规划和设计,2006年7月19 日,洞穴景点由广西巴马长寿地质公园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经过一年多时间的修建,2007年9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取名为水晶宫。
走进水晶宫,首先要经过一个天然形成的山体天井,天井四壁遍布着苔藓与枝丫,阳光从一侧投射到小径,营造出迷离而梦幻的氛围,给人一种独特的感觉。
洞口的一段路,是用红地毯铺着的,既是美观,也是为了防滑防湿。踏着红地毯慢慢进入洞内,一个晶莹剔透的世界豁然开朗,展现在眼前。地上发育着鲜活、透明的蘑菇状晶体;空中垂悬着白嫩、卷曲且神态各异的水晶球、水晶花、水晶草;而那些洁白无瑕的玉柱、玉笋、则在天地间尽情舒展,婀娜有致,恍若置身于一个冰雕玉彻的的梦幻世界。
水晶宫内有5个溶洞大厅,全都是奇异的钟乳石,在灯光的照射下,显现出夺目的光彩。这些钟乳石有的似峰、似锥、似卵石;有的似瀑布、似土堆、似人像;有的似玉珠、似树干、似大手,几乎人世间的一切事物,在这里都能找到最初的模样,奇妙得令人惊叹。
水晶宫就像一个无与伦比的艺术迷宫,银白通透。仰望洞顶,倒挂着无数的水晶钟乳石,如宫灯五彩缤纷,如宝剑寒光四射,如彩虹飞架苍空,如北斗众星拱月,如牛郞织女鹊桥相会;环视洞内,有李白举杯邀明月,有嫦娥舒袖飞舞,有三姐高唱对歌,有神佛修身养性……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在水晶宫内慢慢观赏,细细品味,你会领悟道:艺术的真正魅力在于自然,在于大自然的神斧仙功,使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造化!
水晶宫最重要的特色,是以其洁白纯净、密集分布的石毛发、卷曲石、石花等景观著称。水晶宫内拥有亿万朵非重力水成因的卷曲石花与无边无际的晶霜、石毛,其范围之广、数量之多、色泽之白,全球第一,堪称绝唱。世界上只有3%的岩溶洞穴中可以看到非重力水沉积物,而水晶宫则是其中之一。
目前,水晶宫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中科院下辖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对水晶宫给予极高赞誉,称其为“在考察过中国100多个旅游洞穴之后,认为它应该是中国已开发的旅游洞穴中最美的一个”,并将其列为中国七大最美的旅游洞穴之一。
有的文章说,水晶宫洞内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极高,达到每立方厘米3万至7万个,为洞外的5-10倍,是一个理想的“天然大氧吧”。可是,我游览水晶宫的感觉却不是这样。
水晶宫与百魔洞不一样,百魔洞里有河流、水塘、树木、花草,而且十分宽大,中间有一段是露天的,因而负氧离子高,空气清新而通畅。而水晶宫面积比百魔洞小得多,而且完全是封闭的,里面除了钟乳石啥也没有,因而感到呼吸不够顺畅,有压抑感。
所以,现在观览水晶宫是有人数限制的,一次不能进去太多的人。尤其是心肺功能不好的人,不宜在里面待得时间过长。
不过,水晶宫作为中国最美的洞穴之一,还是值得游览欣赏的。
下一篇的题目是:山水交融的百鸟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