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风光之前,先熟悉一下黄虎港!
黄虎港大桥位于湖南省石门县,主孔跨径60米,全长103米,为当时中国最大跨径的石拱桥,突破了河北省赵县赵州桥跨径保持1300多年的历史纪录。
黄虎港石碑处有少量的停车位,自驾游客在通过S303省道下长坡时要注意控制好车速,建议大家看《老家湖南》的相关视频,我是前两次经过黄虎港时,车速没控制好,开过了!第3次经过时,才特别注意,也才有了下面的风景照片。
黄虎港的风光分为三部分:黄虎港石碑处,可以观看黄虎港石拱大桥四周的整个山势;沿台阶而下,步行十多米,可以俯瞰峡谷风光;行至河边谷底,再欣赏峡谷溪水!三种层次,三种味道,不得不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同时也因这里的英雄事迹而佩服不已。
黄虎港大桥于1958年7月开工,1959年12月20日竣工。该桥为石清公路修建时的重点工程,桥位处于深溪狭谷之中,跨越渫水支流黄虎港。两岸悬崖峭壁,山势自然坡度达80多度,高耸200余米,自古交通不便。清光绪二年(1876),东岸山麓石碑文载:“黄虎港南北要冲地也,峭壁千仞,羊肠一线,结曲崎岖,摧车折轮,较险于太行之坂。。。 。。。
黄虎港大桥建成后,1959年12月21日至27日,交通部在石门召开现场会。会议指出:“大桥的建成,创造了我国历史上石拱桥最大跨径的新纪录。
修建黄虎港大桥留下了不少感人肺腑的事迹,1959年7月4日清晨,爆破队队长、共青团员杨万柱下到一口32米深的泡井里,清理渣石准备装炸药,忽然一般硝烟扑来,他感到呼吸困难,立即呼救,接着便昏倒了,在这危急关头,共产党员、二号洞洞长覃事春,不顾自己的安危,毫不犹豫地拴上安全带,直下井底,使尽全身力气,迅速将杨万柱扶上绞车,杨万柱得救了,可是覃事春已开始昏迷无力,又掉下井底。这时,共产党员王继美挺身下到井底。将覃事春和自己拴在一起。吊出洞口时,王继美开始昏迷,覃事春已停止呼吸。人们为覃事春舍己救人的的事迹深受感动,齐颂覃事春精神将与黄虎港大桥永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