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群山里,福建宁德周宁县礼门乡静卧着一座“千年古寨”——常源村。它像被时光偷偷藏起的旧信笺,只消踏入,便能将你从生活的快进键,拽回岁月的慢镜头。在这里,尽可卸下一身匆忙,任由脚步跟着青石板的纹路,在黑瓦黄墙的斑驳里,拥抱慢悠悠的悠闲时光。
瓦檐叠影 藏着人间的烟火
常源村始建于晚唐年间,开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时光在青石板路上刻下蜿蜒的纹路,六十多栋明清古民居错落分布其间。那些不加饰面的黄色夯土墙,历经数百年风雨冲刷仍坚挺矗立,像一群沉默的老者,静静守着古村的每一个晨昏。
阳光爬上墙头时,砖缝里钻出的瓦松在风中轻摇。夯土墙是古村最年长的叙事者,深浅不一的沟壑里,藏着明清的月光、民国的雨。红灯笼悬在老宅的飞檐下,与“福”字相映,给沉静的古村缀上几分活泼的暖意。
炊烟是古村苏醒的信号。竹匾被随意搭在门前的石阶上,晒得半干的农作物在匾里静静躺着,偶有与风碰撞的脆响漫出,混着邻家灶台飘来的米香。那些黑瓦叠成的弧线,被日光描上金边,揉进了潺潺的溪水里。
飞瀑织帘 裹着天地的清欢
往村后走,香炉山的气息渐浓。后山两座笔峰直插云霄,与村庄形成几百米的垂直落差,像被天工竖在云端的狼毫。山岗上的古树枝繁叶茂,根系在岩石间盘虬卧龙,风过时,满树叶子哗哗作响,仿佛在诉说先民“乔迁异境尤吾境”的往事。
这座海拔1000多米的密林深处,藏着一处三叠瀑布。水声穿过松涛,百米银练从崖壁间坠下,撞在青石上碎成漫天水雾。掠过鼻尖时,带着草木的清苦与湿润;沾湿眉梢时,便知这是24℃的夏天独有的清凉。
松针簌簌,而蝉鸣、雀啾杂其间。深谷里的溶洞藏在绿意背后,像古村私藏的锦囊,静候叩访。山风穿林而过,恍惚间,整座山都在轻轻起伏——那是天地在呼吸,每一次吐纳,都给古村添一分灵秀。
岁月翻页 写着古寨的新篇
暮色漫上山头时,最宜“上房揭瓦”。站在新建的观景台眺望,古墙斑驳石纹凝着明清月光,亦映着新步道的灯影,将古今光韵轻轻拢住。新时代的常源村,先后荣获第五批国家级传统古村落、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宁德市第十四届文明村、市级示范金牌旅游村等称号并成功获评国家2A级旅游景区。
常源也曾陷入“人走村空”的窘境,如今却借着文旅风重焕生机:夯土墙围着的老宅成了民宿,推开雕花木窗便接住满山松涛;旧巷青石板被新履磨得更亮,晒在墙头的辣椒,装进印着古村符号的礼盒。村里陆续完善的游客服务中心、景观步道、亲水平台、露营烧烤区等设施,昭示着曾经凋敝的古村,正以崭新姿态绽放活力。
古寨门守着过去,瀑布声说着现在,青山绿水托着未来。所谓乡愁,不过是这样的地方:既有岁月磨出的温润,又有时代注入的鲜活,让每一个踏足的人,都能在一步一景里,拾起属于自己的那份牵挂。常源的故事,还在继续。下次,换你听青石板、老屋檐、瀑布流,讲讲时光的悄悄话。
文:陈晓珍
来源:学习大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