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安顺市人大常委会、市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安顺市一流旅游城市建设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条例》是全国第二部、贵州省第一部一流旅游城市建设促进条例。《条例》中,关于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内容突出,“资源”二字被反复提及。
关键词:资源
安顺旅游资源富集而多元,既有黄果树大瀑布、龙宫等享誉中外的自然山水风光,也坐拥屯堡文化、三线文化、红色文化等深厚历史人文底蕴,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构成独特文旅基底。
对此,《条例》明确提出,安顺市人民政府需推动重点旅游资源整合、优化旅游空间布局,着力打造五大特色旅游带:以黄果树为核心的自然喀斯特风光旅游带、以屯堡文化为代表的地方特色文化体验带、以王若飞故居和弄染结盟遗址等为标志的红色文化旅游带、依托优越气候条件的避暑康养旅游带,以及以特色小镇和传统村落等为亮点的乡村旅游带。
《条例》特别强调,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应当坚守生态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原则:一方面鼓励旅游经营者在景区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废弃物排放,引导旅游者践行绿色低碳旅游;另一方面要求相关部门对区域内旅游资源全面建档,加强对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等重点区域的保护,并积极发展生态观光、休闲度假、避暑康养、研学旅行等多元业态。
安顺,这座底蕴深厚的城市,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在这里,可以透过王若飞故居,深刻领悟那份为民的情怀;漫步于屯堡文化之中,感受大明时代的浩荡长风;再走进三线文化的记忆,追忆那段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
《条例》指出,政府应加强红色、屯堡、民族文化及安顺古城、名镇名村、文物古迹等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发展安顺特色历史文化旅游;同时,加强地戏、花灯戏、蜡染工艺、民族服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发生产文创产品,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此外,依托三线建设工业遗产、航空工业产业园、展览馆、花江峡谷大桥、坝陵河大桥等资源,推动科技研学、低空跳伞、低空飞行等旅游业态开发。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沈长志
编辑 沈长志
二审 范力
三审 聂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