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海南和新疆,到底谁才是中国最大的省份?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新疆,面积166.49万km²,绝对是家里块头最大的一个!但要是加上海域面积呢?那海南才是大哥!3.54万km²的陆地+200万km²的管辖海域,约等于1.2个新疆、321个上海!
有人不理解,一般不是只默认算陆地面积吗?为啥要把领海也算进来?照这种算法,中国就不是960万了!只能说这些人还不够敏感!以前别的地方可以不说,现在聊海南就必须要说!因为这涉及海疆主权,必须承认南海九段线内属于我们的固有领海,形成文化认同,防止外人洗脑。以前海南人也不说自己面积最大,后来开始设立三沙市,才把这个知识点纳入地理课本的,然后大家也都跟着在网上据理力争了。
你以为别人在抬杠,实际上是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因为海南人真的超爱国,不能给任何人浑水摸鱼的机会!
如果只论陆地面积的话,海南真的不算大,但你敢信?就这巴掌大的地界,内部差距大得离谱!从三亚到五指山,开车不过3小时,愣是像穿越了两个世界!这边是穿着比基尼在亚龙湾沙滩喝椰青的游客,那边是五指山梯田里背着竹篓摘山兰米的阿婆。
就连经济,海南也出现“东富西穷”的割裂局面!全省常住人口1048万,总GDP7936亿元,50%以上都来自三亚和海口。剩下那一半,才由三沙市、儋州市以及其他15个省直辖县市瓜分。海南人均GDP约7.57万元,但省内各市县的人均却天差地别——儋州高达9.87万,差一点就突破10万大关!紧接着三亚高达8.78万、海口高达7.85万,而最低的五指山市人均才3.64万,琼中和白沙县也不高,刚刚4万出头,各地区贫富差距有3倍之多!
东线沿海的免税店、五星酒店、游艇码头,每天流水比万泉河还猛。三亚海棠湾的房价,一平米能换西边胶农一亩橡胶林!反观西部的白沙、琼中,GDP常年垫底,人均收入连三亚的零头都摸不到。胶农们凌晨四点摸黑割胶,一天挣的钱可能还没东边人一杯网红椰子水贵。
为啥同一个岛能割裂成这样呢?其实就是‘老天追着喂饭’和‘靠天吃饭’的区别。
海南简直是老天爷偏心眼的教科书——整座岛就像被五指山劈成两半的大椰子,中部的五指山主峰像一堵天然城墙,把岛分成了阴阳两面。西边山地丘陵多到种橡胶都得和石头抢地盘,而东边沿海全是平缓沙滩,台风一来还能蹭个热搜。东部还有天然深水港,三亚、海口直接开挂搞旅游,钱包自然鼓得快。西边的人只能看着港口海滩纷纷流口水,这向谁说理去?只能怪老天爷偏心眼了。
还有气候差距也很大!比如北边的海口、文昌,一到冬天就开启湿冷魔法攻击,回南天墙壁渗水,本地人穿着拖鞋配长袖,冻得直跺脚。南边的三亚、陵水,全年平均25℃,北方大爷大妈直接拖家带口来越冬。最绝的是西部的儋州、东方,因为被大山挡住了雨水,成了海南唯一的“半干旱区”,别的地儿种椰子树,这儿长着热带稀树草原,不知道的还以为到了非洲!
这些差距,必然会导致各市县的生活也大不相同!
整座岛上的人,大概能划分成“城里人”和“乡下人”,来进行battle。
海口作为省会,靠生物医药、高端食品加工和智能制造业撑起排面。三亚作为颜值担当,旅游业贡献超60%,亚龙湾的五星级酒店房价每晚动辄几千元,海棠湾免税店年销售额破百亿,游客随手买瓶水都得5块钱,妥妥的“海岛版上海”。而儋州作为海南第二个“千亿俱乐部”成员,靠洋浦经济开发区的石化产业撑起半边天,这里的石化新材料产业年产值超千亿,占全省工业产值的三分之一,连特斯拉电池都得找这儿“进货”。
还有一个“散装富豪”文昌,航天城营收就占了56%!火箭发射带动周边民宿价格翻倍,航天超算中心每秒运算10亿亿次,连“航天育种”的西瓜都能卖出高价。
以上这四个地方都过着城里人的生活,三亚比较国际范,海滩上都是晒太阳的老外,免税店里都是扫货的代购和游客;海口是市井烟火派,早上蹲路边吃一碗抱罗粉,加个煎蛋才15块,晚上在海甸岛的夜市撸串,人均消费100出头就差不多了。
相比之下,中部的琼中农民靠橡胶和茶叶为生,一公斤橡胶卖不到10块钱;保亭阿婆种红毛丹,4.6万亩果园年产值才5.4亿,还得靠“农业+旅游”吆喝着卖。西部的临高、昌江,渔民凌晨出海捕鱼,天亮回来在码头直接摆摊卖海鲜,30块钱能买一脸盆虾,当地人顿顿吃“海鲜打边炉”,却舍不得买一瓶50块的防晒霜。昌江更绝,一边靠核电和清洁能源产业园创造95亿产值,一边用铁矿废石生产环保建材,年处理固废1100万吨,硬生生把“黑灰经济”变成了“蓝绿产业”。
海南还藏着很多‘割裂’的细节——比如语言,三亚满大街东北话,海口讲海南话像唱民谣,到了儋州,方言里还带着点古汉语味,外地人根本听不懂。就连物价都能“冰火两重天”!三亚一碗清补凉卖25块,中部山区的农家乐,100块能吃一桌山兰米、五脚猪还有雷公笋。东线土豪去西边旅游,看见槟榔谷黎族文化村直呼“原生态”!西边胶农去东边打工,看着海棠湾的游艇,狂喊“真土豪”!
但别忘了,没有西线的橡胶,东线的轮胎厂得停工。没有东线的游客,西线的芒果只能烂地里。海南就像一碗清补凉,椰奶是甜的,龟苓膏是苦的,混在一起才是岛民的生活! 这种散装发展看似不团结,实则各有各的活法——三亚赚游客的钱,海口赚全省的钱,山区赚“天然”的钱,谁也不耽误谁。
话说回来,如果有机会,你会选东边的免税区还是西边的橡胶区呢?
信息来源:
《海南各市县2024年GDP出炉》
《海南省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
《海南省气候与地貌特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