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之都,文脉深厚,景观灵秀。这里是李白寓居多年的“诗仙故里”,是京杭大运河畔的商贸枢纽。近期,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以全域旅游为抓手,以“任城·用心——欢迎恁”为主题,着力从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等角度推动全区旅游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千年运河+太白遗风”点亮经济新IP
京杭大运河纵贯任城区南北,自元代起便承担着南北物资转运、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功能。留存的运河故道、古码头、节制闸等水利设施,印证了当年“舟楫相接”的漕运盛景。任城区去年建成开放的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具备公园展示、游客服务和遗址管理等多项功能,擦亮了“运河之都”的文化品牌。
千年前,李白在此挥毫泼墨,称其“土俗古远,风流清高”,更在此写下六十余首诗篇,将任城视为“第二故乡”。今日的太白楼路车水马龙,楼中“壮观”碑刻如龙蛇飞动,仿佛诗仙的豪情仍激荡于墨痕之间。
为进一步激活旅游产业发展动能,任城区聚焦高层次创新驱动,推动旅游业实现从“财政支持办事业”向“市场主导抓产业”战略转型,以引入长安三万里VR大空间项目为典型实践,通过沉浸式科技赋能文旅体验,既丰富了区域旅游产品供给,也为文旅产业市场化运作探索了新路径。
推陈出新,非遗与民俗活态传承
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助力济宁经济繁荣、文化融合的同时,也给任城留下了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小铜锁呐”作为文化名片亮相国际舞台,津多里非遗民俗庙会获评全国非遗传播创新案例。
在中国传媒大学文旅融合创新研究院的指导下,备受关注的文化演艺双璧——《梁祝-蝶梦津多》与《李白-太白印象》近日正式落地津多里文旅商融合街区,为这片古今交融的文化地标注入鲜活的艺术生命力。如今,这两部剧目已超越单一的演艺功能,成为游客解码任城文化的“立体教科书”,让任城“文化名城”的形象从史书典籍中“走出来”,变得可感、可触、可共情。
任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宏志表示,下一步,任城区将紧扣“焕新一条河、繁荣一座城”工作思路,深耕“运河+”文章,全力打造“运河文化特色区”。同时,推动旅游深度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构建“旅游即生活”的常态化发展新格局。
文|记者 李希平 □ 董 雪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