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这地方属安徽,却古称“金陵锁钥”,长江淮河夹着它,六朝京畿的文脉渗进土里,明中都遗址的石础比北京太和殿的还气派。
南京方向高铁到滁州只要18分钟 ,滁州人开车跨过滁河就到了南京江北新区。[思考]
等滁宁城际地铁全线贯通后那就彻底抱在一起了,现在3号线坐到林场站,还得坐半个小时公交。
这地界横跨江淮、手捏丘陵岗地,吃着南北交融的饭,养出四百多万人。
下头两区四县加俩县级市,琅琊、南谯坐镇核心,凤阳、定远、全椒、天长这些名字听着像武侠小说里的门派。
全椒 缙福楼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外地人来滁州第一站必是琅琊山,大门口敞着不收爬山钱。
只在醉翁亭、同乐园、琅琊寺和南天门几个地标设门票,可以分开单买,也可以买65元的套票。
你要真一毛不拔也有法子—5分钟背完《醉翁亭记》就行。
记得提前在官微上抢名额,免费联票数量:工作日30张,周六日60张,法定节假日100张。
琅琊山是大别山向东延伸的一支余脉,40平方公里的山域裏着85%的密林。
这山说高不高,主峰小峰山海拔不过321米,倒是满山青翠颇有几分江南的灵秀。
“琅琊”地名来源于山东琅邪邑,写作“琅邪”,琊是邪的俗字。
西晋末年,琅琊王司马睿曾在这儿屯兵养精蓄锐,后来带着人马渡江南下, 移镇南京。
西晋一垮台,他立马称帝建了东晋,估计是念旧,这位皇帝把自己曾经的封号“琅琊”二字赐给了这片山地。
但是现在说起琅琊王司马睿,怕是连本地大爷都得愣三秒,真正让这片荒山野岭扬名立万的,还得感谢北宋老干部—欧阳修。
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欧阳修因为支持范仲淹的庆历新政,遭守旧派诬陷入狱,同年十月被贬到滁州当知州。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要说知识分子下放就是不一样,人没忙着写检查,倒整天往山林里钻。
当时老和尚智仙在山腰支起亭子,他反手就写了命题作文《醉翁亭记》,直接把这座山的名字送进了中国文学史。
琅琊山除了蔚然深秀的景色,草木之下也遮掩着历史古迹。
目前拥有2处国保(无梁殿、摩崖石刻)、4处省保(琅琊寺, 清流关遗址,醉翁亭,丰乐亭)和1处市保(清初闻闻戒师塔)。
无梁殿位于琅琊寺内,东晋始建,明代初年又用砖石重新筑起。
十四根青灰砖柱撑着穹顶,殿里既不设横梁也不置飞檐,让人想起西方修道院的穹窿,目前是第八批国保单位,也是安徽省内保存最完整的明代砖石拱券结构建筑。
琅琊山的摩崖石刻主要分布在琅琊寺、醉翁亭、丰乐亭三块地方,从唐朝一路刻到民国,攒了快三百块。
写什么的都有,字体也五花八门,不少还是名家手笔。
包括唐代李幻卿、柳遂、皇甫曾、宋代苏轼、辛弃疾、民国戴季陶等等,其中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碑堪称稀世珍宝。
爬过了琅琊山,在滁州待着总要吃点东西吧,你不用费心打听了,这里也全都给你准备好了。
在滁州怎么吃?
滁香园·滁州菜(琅琊山店)
营业时间:11:00-14:00 ,16:30-21:00
地址:琅琊区天长西路第五大道商业街
再推荐一家滁州菜馆子,离琅琊山很近,适合和家人朋友爬完山之后一起聚个餐,院子里停车也方便,我去的时候看见的大多是苏A的车牌,也算是南哥认证了。
施集茶鸡是必点的招牌菜,施集是滁州下面的一个镇子。
当地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据说有3万亩的茶园绵延丘陵之脊,被誉为“皖东名茶之乡”。
施集茶园
茶鸡就是当地的特色了,店里宣传的是走地鸡,吃起来果然皮脆肉紧,咬下去弹牙,鲜辣咸香都妥妥贴贴在肉缝里钻。
让泉豆腐也是滁州传统名菜,“让泉”是醉翁亭边淌了千百年的活水。
它勾了葛根粉,稠稠地托着豆腐,入口鲜咸,回味粘连,欧阳修当年写“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这里的“酿泉”被滁州人读作“让泉”了。
那一屉子“一帆风顺”也是十分的有特色,一边厚头喧软带酒香,一边薄边烤得酥脆。
虽然店家配了辣酱,但吃货的直觉告诉我,蘸着茶鸡的汤汁才是正途。[偷笑]
其他的一些菜口味都挺不错,比如裏着菌菇番茄汤的荠菜卷,鲜美无比。
老滁州大三鲜很像我在绍兴吃过的绍三鲜,肉丸、蛋饺、皮肚烩成一锅,汤鲜味美。
徽菜的代表—臭鳜鱼这里也有,筷子一挑蒜瓣肉,味道腌得透,和我在黄山吃过的真没啥两样。
穆老九清真牛羊肉馆(宋城店)
营业时间:09:00-13:30 16:30-21:30
地址:琅琊区宋城街58号
之前在南京江北尝过一回,味道记在心里了。
这回到了滁州,自然要来老店坐坐,看的出来这几年生意红火,不仅滁州市区开着四五家分店,下面的来安,全椒,天长,定远那些县市也都人手一家。
宋城街这家是总店,最近装修过一次,招牌是那铜炉羊肉锅,138元/份,码得齐整的白菜帮子托着羊肉片,肉切得有指甲盖厚,不见半点星沫子。
羊肉酥烂得恰好,一筷子捞起,颤巍巍落在青瓷碟里,味道刚好无须蘸什么酱料。
白菜早吸饱了羊油的香鲜里透着甘甜,底下的粉条也沉得住气,越熬越有味道。
店里的羊肉饼得趁热吃,油酥饼子两面烙得焦黄,掰开就露出实实在在的羊肉糜子,肉汁沁得面皮油光发亮,就着老醋辣子解腻又提鲜。
小食候蚝油串(湖心路店)
营业时间:10:30-23:30
地址:南谯区湖心西路25号(紫薇银花西区)
滁州的蚝油串店遍地开花,各家冰柜里都是相似的荤素食材。
无非是在火候与酱料上拿捏分寸,网上有名的像是莲姐,小谢等等,不过我这里推荐一家小食候蚝油串。
几家网红店下午4:30才开门,这家上午10:30就开门做生意。
牛肉须去了筋膜,素鸡要切得透薄,嫩海带打上细结,投入滚油里快炸,捞上来沥油时浇的那勺蚝油酱才是灵魂。
蚝油混着水淀粉熬得浓稠,亮晶晶裹住串子,入口先尝到酸溜溜的醋香,继而咸甜辣三味齐头并进,鲜味便在舌尖渗出来了。
最后我想说,在滁州吃蚝油串,其实没必要专奔着网红店去,随便寻个巷子里的烧烤摊子,大多都卖蚝油串,滋味相差不大。
石婆婆油茶(金色河畔店)
营业时间:05:30-09:30
地址:琅琊区育新西路2号
石婆婆油茶开在丰乐大道和育新西路交接的那个路口。
据说是滁州琅琊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叫这名,是因为旧时鲜鱼巷口原有座石婆婆庵,左近街巷便被唤作石婆婆街。
这家店从八十年代就开始卖油茶,一晃四十多年了,已是许多滁州人的儿时记忆了,早上去的时候,老板就在忙支着一巨大的铁皮桶在倾倒油茶。
油茶一碗3块钱,和在皖北那边喝过的不太一样,这里有一种辛香,辣后回甜,有点胡辣汤的感觉。
本地朋友说是近年的油茶稀松了,早些年汤里可是能捞出不少料的,不过问题不大,掰半根油条浸进汤里补救一下,照样吃的熨帖。
店里还有“油馅子”,我怎么看都像南京的萝卜丝端子,可咬开焦壳子,里头除了萝卜丝还有嫩豆腐,咸鲜里裹着豆香,也是有点特色的。
金源汤包(育新东路店)
营业时间:06:00-09:30 ,16:30-20:00
地址:琅琊区育新东路206号
本地朋友推荐的汤包店,这家是总店,滁州市区还有很多分店,从遵阳街出来走几百米就到了,他家的小笼包和锅贴,都是必点。
小笼包是鲜肉馅,12元一笼8个,比南京要便宜不少,调味也更清鲜些。
甜味儿似有还无,衬得这猪肉汁子格外活泛,筷子尖轻轻提起褶子纹,薄皮下裹着颗滚圆的丸儿,往醋碟里一蘸,一个囫囵下肚直呼痛快。
和南京油炸的牛肉锅贴(更像个大饺子)相比,这里就更像个锅贴样了,一元一个。
面皮子板板正正贴着锅边转,菜籽油烘着滋啦响,底面焦黄起壳,咬下去咯吱脆,加上撒的黑芝麻,香的不谈。
唐记遵义羊肉粉
营业时间:07:30-21:00
地址:琅琊区丰山街道明光西路177号(幸福蓝海国际影城对面)
这虽然不是滁州的特色,但本着味道至上的原则还是把它推荐给大家。
羊肉粉小份15,大份18,另可单加羊肉、羊杂、煎蛋、千张之类,要是这顿想吃好点,店里还有羊杂羊肉,牛肉牛杂之类的拌菜。
羊肉粉汤头清鲜,撒一撮青蒜、香菜,鲜气便顺着瓷碗沿漫开来,粉条柔滑挂汤,羊肉切得匀薄,三五片卧在汤里,吃不出一点膻腥气。
朋友说店里的羊肉炒饭也是一绝,奈何饭量有限,只能下次一定了。
蚌全面馆(三里亭店)
营业时间:06:30-22:30
地址:三里亭98号S2-1幢1100-1室
性价比无敌的一家本地特色面馆,总店开在全椒县。
前些年去吴敬梓故居时特意去尝过,滁州市区开了几家分店,这家是三里亭店,离琅琊山、太仆寺都不远。
相较于江浙面馆,这里浇头不算花哨,不过是牛肉、大肉、大排、鸡腿等常规几样,但要说镇店的,还得是一碗肉丝面。
肉丝面12块钱满满一碗,手擀面排排站着,根根都有筷子粗细。
面身劲道,面上码着一层肉丝,汤头咸鲜,略带点辣意,混着油香与葱气,一口下去浓得化不开。
我看本地人都会加个煎蛋或者兰花干,油锅里滚过的鸡蛋浑身是孔。
眼儿里藏着的汤汁,咬下去会顺着牙缝钻出来,不行不行,写着写着又饿了。[泣不成声]
对了前面说过,这里挨着琅琊山和南京太仆寺。
这里简单说说南京太仆寺,这里的“寺”是古代官署的名称,并非今日的寺庙。
滁州是朱元璋起兵后攻下的第一座城市。
他们发现这里三面环山、水草丰沛,既能养马练兵,又与金陵城隔江对望,天然带着皇城护卫的基因。
等朱元璋创业成功后,也就是洪武六年(1373) 二月,主管全国马政的机构—太仆寺落户此地,滁州自此成了大明王朝的“军马总后勤”。
永乐十九年(1421),朱棣迁都北京,北京行太仆寺原地转正。
滁州这个正牌机构反而冠上了“南京”名号,就这么一直在滁州存续到崇祯上吊为止。
对了,正德七年(1512年),四十多岁的王阳明就曾在这里担任过南京太仆寺少卿。
这个滁州督马政的闲差,倒成了他书院讲席的掩护,每天带着学生讲他那套“心外无物”的道理,遵阳街就是为了纪念他而改的名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