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贵阳,清凉与风情满溢。山间风拂过青瓦,将“爽爽贵阳・避暑季”的热闹轻轻铺开;“爱乐之城” 的 Live 现场里,音符伴着晚风飘向街头;“城市漫游” 的文化线路上,游客循着古迹与非遗感受城市肌理,把贵州的绿水青山列为暑期出行的目的地。热闹之中,不少游客白天漫游周边景点,夜幕降临时便搭乘高铁返回贵阳,下榻贵州饭店,让舒适与贴心消解一日的旅途疲惫。
“今年暑期,贵阳文旅热度持续攀升,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周深、周华健等重大活动接连落地,吸引来大批追求高品质体验的客源。” 贵州饭店总经理助理兼市场营销总监陈雨表示。
与此同时,龙洞堡国际机场持续高位运行,多条高铁纵横贯通,“几小时经济圈”逐步成形。“如今,从贵阳北站出发,1 小时可达黄果树瀑布,2 小时直达荔波小七孔,便利的出行模式让游客免于路途奔波,白天去周边景区畅快玩,晚上回贵阳住得舒服,这才是惬意的避暑之旅。” 陈雨的话,道出了贵州饭店承接客流的底气,也折射出贵阳文旅融合发展的强劲动能。
客流攀升的背后,是贵州饭店深耕不辍的服务“内功”。早在旺季来临前,饭店便系统性优化硬件设施,强化员工培训,全面推行“贴心管家服务”。即便客房持续满负荷运转,服务响应依然迅捷如初,标准丝毫不降。数据显示,饭店于七至八月双楼满房超60天,客户满意度稳中有升。
面对暑期激增的亲子客群,饭店改造部分双床房为亲子主题房,配备儿童床围、主题布草和玩具礼物,“我家孩子看到房间就尖叫,一头扎进小帐篷里!还有专门为孩子准备的绘本和拼图,特别用心。” 来自武汉的游客李女士笑着说。早餐则延长至11点,并新增肠旺面、牛肉粉等本地特色美食,成为游客的热门首选。
创新亦成为酒店增收的关键。地铁口的“便民摊”售卖的包子、卤味和海鲜,每日早早售罄。“星厨上门”服务则携全套设备和食材进入客户家中打造私宴,从菜品制作到现场服务,全部遵循五星标准,首单便实现“零失误”,获客人高度评价。
贵州饭店同期推出“黔韵·醉美贵州传统美食文化节”,融合非遗手作、特色小吃与民族歌舞,打造沉浸式餐饮体验。大堂的“66夏日市集”汇聚地道美食、特饮、文创和互动游戏,成为住客与市民共享的休闲空间。
8月,社交平台上一则题为《贵阳这家酒店让我找到了“家的温度”》的笔记火了。作者原计划入住10天,最终却因客房服务员的细心服务一再续住,总时长达到40天。“刚入住时,孩子说酒店的儿童拖鞋有些不合脚,我随口跟打扫房间的文姐提了一句,没想到她当天就找来了软棉布、针线,量了孩子脚长,连夜缝了双手工拖鞋,又软又合脚。” 笔记里晒出的拖鞋照片,字里行间满是感动。
类似的故事在贵州饭店并不少见。灵活安排延迟退房、为孩子准备积木礼物、为银发旅客提供出行攻略……饭店于细微之处传递关怀,以精准服务构建信任,持续飘红的旺季业绩背后,是饭店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创新服务为突破的系统性运营策略。
从承接城市文旅热度到打磨服务细节,从创新经营模式到传递人文温度,贵州饭店的暑期实践,不仅是一张 “业绩答卷”,更是贵州文旅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在打造国际避暑旅游目的地的进程中,贵州饭店以 “专业专注、共创共享” 的经营理念,将酒店从单纯的住宿空间,拓展为承载文化体验、传递城市温情的重要窗口,也为酒店行业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提供了有效借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罗丹
编辑 罗昌
二审 谌思宇
三审 胡丽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