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县城去横坑已经傍晚六点多,导航显示也就18公里。
途中又路过延庆寺塔景区,如果不是进城拐一趟,那去横坑就更早些。
远处的大山已经黑黢黢的了,这几天都在松阳城外边的山里转,进城反倒有点不习惯了。
有一段赖路,进山旁边好像是个水库。整条路都被铁丝网隔开,而且每隔二三十米就有摄像头。
原来这是东坞水库,东坞水库位于松阳县叶村乡源口村,距松阳县县城西屏街道7千米。水库主河道长9.0千米,总库容1610万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820千瓦,设计年发电量201.8千瓦时,灌溉农田面积3.16万亩,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供水为主,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该水库是松阳县城水厂的主要水源,为一级水源保护区,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摘自360搜索)
这个路口左边去往南岱村,右边去往横坑村。我之前规划的村落里有南岱村,现在只能二选一了。
此刻山里光线迅速暗下来,只能打开车灯了。途中经过一个村庄叫膳垄,我们没停留继续爬坡。
看到村庄亮化这么厉害,我还有点失望。我喜欢农村就是越黑越好,这样可以拍星星。
随着山路的爬高,雨又开始下起来了。陌生而狭窄的山道,我不断提醒前面的老蒋要注意安全。
这一段有几段回头弯加上坡,视线不好,又加上下雨,走的比较小心。
远处的山头暮霭沉沉,雨也越下越大。
好在终于到了横坑村,六点五十八左右。
好家伙,这个村子也是亮化村,每家屋檐都装有灯带。
我先把车骑到村口的车棚避雨,此时时间是七点零五分,18公里居然跑了快一小时。
山村的亮化工程可能是浙江这边的模式,安徽那里好像还没这么普及。
老蒋先去转悠一圈,问了附近的村民,村子里没有住店的地方,看来晚上我们只有扎营过夜。于是他想把车子骑到村委会门口,因为那里有个礼堂,门口有块空地可以搭帐篷。
不知是修路临时搭建的,还是本来就是这样一条铁板桥,雨天很湿滑,我因高速口在铁板上摔了一下,至今心有余悸。老蒋执意要上,我给他看路提醒。
他的车动力大,爬到坡顶,有个水泥台阶上不去了,想在桥上停车,发现那块门板下是个大洞,一不留神就会掉下去,我说不行,这里太危险,再找别的地方,力劝他掉头下去。
幸亏老蒋沉着冷静,我们俩一起努力,冒雨又把这个大家伙给弄下铁桥,真替他捏把汗!
老蒋把车停好,他先去村子找找看可有小卖部之类,露营我们也得弄点吃的。
不一会他回来了,说村里唯一一家小卖部,他和老板商议,让老板给我们做点吃的,给钱就是了,他真有办法
老板正在吃晚饭,没想到会有我们这样的不速之客光临,平时不怎么抽烟的我顺势把华子递上,陌生感立刻缓和。冰箱里只有两罐啤酒也被老蒋搜罗出来,晚饭看来有着落了。
老板人真不错,专门喊家里人帮我们临时做点菜,还让我们到他家一个阁楼模样的屋子用膳,他家的阿黄见我们买东西,也变得友好起来。
老板娘真的现从地里拔的空心菜,看看我们晚餐的周边环境,你们只能看到画面,听不到溪水和山里的虫鸣。
老板听说我们骑车来,要找地方露营,说下面有间空屋子,主动带我们去,山里人真纯朴热情。
这是村里唯一的一家民宿,老板说平时客人不多,这几天下雨没人住宿,经营者回城里去了。他说这间屋子可以临时住一下,我俩都傻了,这条件一下子从大队部门口升级到酒店民宿了。
除了有工作台,门口居然还有个露天泳池,这条件无敌了!
我们谢过老板,他回去弄菜,我和老蒋先到村子里转转。
雨中的山村,亮化勾勒出村舍的轮廓,夜晚也能看到土黄的墙,我有种到苗寨的感觉。
我们按照老板的提示,到对面山坡有个观景台。
我一边走,一边拍,生怕错过任何一个角度。
红圈是老蒋起先要露营的大队部门口,橙色是我们晚餐的阁楼,黄圈是我们即将扎营的空房间。
横坑村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叶村乡,始建于明朝,因村前环绕的'横坑'溪流得名 。村落海拔580米至1080米,呈现'山水-梯田-村落'的阶梯状布局,保存有35处清代古建筑群及独特的石阶巷道 。
村内黄墙黑瓦民居依山而建,现存叶氏宗祠、文武庙、古廊桥等历史遗迹,建筑外墙多以石块垒砌,形成'石墙、石阶、石巷'的鲜明特色 。(摘自百度百科)
这个“爱情村”我没看懂啥意思。
我俩回到村口,把我们的行李搬进酒店房间,虽然简陋了点,但有门窗,有电,有桌子,又安全又干净,这总比在外头雨地里露营强多了。
回到老板家,空心菜已经上桌了,原汁原味的土菜,还有今天从陈家铺特意带下来的野猕猴桃酒。
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
最大的惊喜在这里,大家忍住别流口水!正宗山里的黑毛猪肉,满口留香,不忍咽下!
阁楼外竹影婆娑,溪流欢唱,两个异乡人坐在这里把酒言欢,我忽想起孟浩然的几句诗: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阿黄也不会亏待它的。
趁着酒意,俩人还测试了一把体力,纯粹是高兴!
酒足饭饱,回到“酒店”,准备搭帐篷。带帐篷是为了模拟远征的需要,我们此行十天,只有今晚有机会扎营。我想起最后一次扎帐篷还是2017年在秦岭大爷海。
我的车子就在下面,给泳池放点清水,睡前还要沐浴一把,既然住了酒店,就要享受一下。
这是我的牧高笛帐篷,在室内就不搭外账了。
老蒋依然坚持把白天的照片视频导到电脑,他的工作流程总是井井有条,值得我学习。看桌上的东西摆放就知道,我这边是乱七八糟。
夜色阑珊,外头的雨声,溪水声,还有各种虫鸣,让我兴奋地久久睡不着 。这是何等丰富多彩的一天,在浙西这个偏远的小山村,睡在帐篷里听蝉鸣。
摩旅车轮碾过的尘土与汗水,终于渐渐化作帐篷内满足的鼾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