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府融媒】
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花的香味是为了吸引昆虫,但为何往往也能吸引来人类?最近,成都的桂花几乎是在一夜全开了,惹得市民竞相出动,四处寻香。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也发布了《2025公园城市桂花观赏指数》,方便市民了解桂花美景呈现时间和观赏点位。
初秋的极致浪漫与馥郁之美,从嗅觉开始。桂香迎贵客,金桂等金杯,第二届金熊猫奖也正等待优秀的影视作品蟾宫折桂。金桂飘香时节,成都就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展厅,喜迎四方来宾,展示着自然与人文交织的最美杰作。

桂花巷巷口开放的桂花 图据川观新闻
成都全城迎桂香,今年的“香”比去年来得更早,也更符合时令。它的如期而至预示着秋意渐浓佳节临近,也提醒着繁忙中的人们,花期短暂,莫要辜负。
沿着杜甫的脚步,可至草堂曲径通幽处,观赏百年金桂;循着杨升庵的足迹,必往新都桂湖公园,感受五百年桂香与书香。更悠远的意境,还可前往崇州罨画池、邛崃文君井公园,体验“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古典诗境。温江寿安岷江村的桂香有乡野之趣,彭州桂花镇的成群桂树,形成了“十里秋风十里香”的独特景观。在成都文化公园、人民公园、百花潭公园、桂花巷等寻常街道巷陌,也是桂树满园,暗香浮动,与城市共生。成都有悠久的种桂、赏桂历史。哪里的桂香最浓,哪里的桂树最有故事,成都人了然于胸。

杜甫草堂博物馆内桂花盛开 图据川观新闻
人闲桂花落,成都赏桂正得了这“闲”的意境。它似乎没有赏樱那般隆重,也没有赏梅如此清雅,而是香气弥漫,融于城市的街巷社区中,有一种成都人独有的举重若轻的松弛感。若错过了花期,那就尝尝桂花糕、桂花酿、桂花茶,把香味放进生活,融入日常。
“桂”与“贵”谐音,金熊猫奖举行期间,成都的“桂”更添国际色彩。世界各地影视人的到来,为这座城市的“桂气”注入了新内涵——文化交融之贵、艺术创新之贵、文明互鉴之贵。

康季鸿公馆内桂花铺满茶台 图据川观新闻
桂子虽小,但千百年来却始终能以圆满美好,占据中国人审美世界的核心地位。李清照写桂花,用的是“花中第一流”的称许;汪曾祺写桂花,羡慕成都满城植桂,“抱怨”北京桂花不多,且无大树,“气急败坏”地建议北京多种桂树。
香味本无形,但中国人对桂香却有具体的想象:是吴刚挥斧时震落的碎玉银屑,也是蟾宫前书生折桂的理想清辉。嫦娥奔月,桂树团团,金榜题名,桂花在中国文化中如此浪漫与进取的双重象征,让它充满了美学张力。明明在月宫中,却又飘落人间,它是出世的,也是入世的,完美得如同理想人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桂湖“桂林” 图据新都发布
新都桂湖公园是成都知名赏桂地,也是全国五大赏桂胜地之一。明代文人杨升庵曾在此处遍植桂树,留下“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的文人典范。五百年兴废无常,当年的亭台楼阁早已不存,但如今的桂林却香漫人间。真正的文人精神,当如桂香般无形却有质,柔软却持久,微小却能充盈天地。
寻桂香,也是中国人的集体情感记忆。秋风起,中秋佳节即将来临,桂花香气里,承载着对团圆的美好追寻。若我们深思,会发现月光与桂花都有相似的属性:月光照耀同一片大地,桂花也能香飘十里,弥漫在庭院与山野之间。农历八月为桂月,月圆、桂香、美酒,致敬团圆这一永恒母题。
寻桂香为何急不可耐?因为桂花花期短,错过了真的就要等一年。中国人对花事的痴迷,不只是单纯的审美趣味,还蕴含了广阔的人生哲理:天人合一,顺应四时,格物致知。
赏花寻香的智慧,就在于知道某些时刻不可重复,因而值得全情沉浸。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花期与时间一样宝贵,时不我待,有花当赏,及时行乐。这种“乐”与贪图享乐有所区别,而更多体现出与天地和谐共振的内心状态。尤其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挤出一点时间,亲近花香,留住你我都短暂的闲暇时光,这种时刻更加宝贵。

车顶上铺满掉落的桂花 图据川观新闻
现代科学显示,嗅觉记忆具有持久和情感化的特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闻到桂香时,首先唤醒的不是“这是什么花”的认知判断,而是“故乡的秋天”“外婆的糕点”等情感记忆。若花香不能长久,我们选择将桂花酿成蜜、渍成糖、制成茶,用味觉延长嗅觉的生命周期。无法阻止流逝,便学会多备份。不能永恒拥有,便期待下一次重逢。
在成都城中寻桂香,须知有些寻找不必远行,美好就在当下。金桂飘香中,两年一次的金熊猫奖将于9月12日至13日在成都举行。倒计时开始,光影之约,遇见美好,与你相见!
本期话题
这个秋天,你去赏桂花了吗?评论区聊一聊~
撰文/徐语杨
编辑/郭书琼 责编/谢梦 马艳琳 审核/姜明
本文来自【天府融媒】,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