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关高铁站前广场灯火如昼,这是近千名建设者昼夜奋战180余天打造的大蜀道不夜三国城,占地84亩,蜀国士卒巡行、吴国商贾叫卖,专业演员化身的诸葛亮与大小乔在街巷间与游客撞个满怀。这座由国艺中联操刀的文旅地标,不仅填补了剑阁夜间消费空白,更以“文化演艺+沉浸街区+潮玩体验”三维联动模式,成为川北夜经济新引擎。 面对剑阁县“过境游”困局,国艺中联以“高铁经济+闲置资产活化”破题。项目选址剑门关高铁站前广场,利用地下通道打造沉浸式剧本杀《蜀道奇门》,地上环形商街则布局魏蜀吴三国主题区,将交通枢纽转化为文化首站。
“零门槛开放+精品演出收费”的创新模式,收费项目《三国“眼”绎》超验秀则以“眼”状旋转舞台融合水火特效,45分钟演出成为核心盈利点,开城三日带动商户客单价提升47%。更深远的是文化赋能——将非遗錾刻、剑门豆腐宴等本土业态借势爆发,黑张飞豆腐宴开城首日产品供不应求。 国艺中联摒弃重资产投入传统,以轻量化运营激活区域经济。项目将联动周边区县成立“三国文化研学共同体”:昭化工匠制作皮影教具,翠云廊提供古柏生态课堂,预计年导流研学团队12万人次。
暮色中的古蜀道,蚕茧造型灯笼映照着游客兑换漆器发簪的笑脸。正如国艺中联总经理马通所言:“‘多快好省’不是口号,而是让文化流量精准滴灌县域经济土壤。”当废弃广场变身产业枢纽,国艺中联正以运营之笔,书写乡村振兴的文旅答卷。
编辑:侯宜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