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走进六合丝绸博览园,园区内的银杏树依旧苍绿,尚未换上金黄灿烂的盛装,枝干苍翠,亭亭如盖,与青砖灰瓦的百年厂房静静相对,寂静古朴的石板路上落叶沙沙,仿佛在诉说一个关于丝绸、时光与传承的悠久故事。
银杏与丝绸,是这座园区内双生共荣的百年记忆。六合丝绸博览园的前身是六合丝厂,由民主革命家张澜先生于1912年秉持“实业救国”的主张创办。这家百年企业被誉为“中国丝绸工业活化石”,是中国存续时间最长、至今仍在经营的丝绸名企。
据了解,园区内有超过200株银杏树,其中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银杏树有60多株。园内的银杏树大多栽种于建厂初期,从稚嫩新苗到如今的合抱之木,银杏树与厂区共同经历了百年风雨。它们的存在,使得工业遗产增添了一份自然的灵动和历史的温情。
这些古老的银杏树,见证了六合丝厂的辉煌历程。1915年,六合丝厂生产的生丝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一举夺得金奖,为南充丝绸走向世界打开了通道。1941年,该厂蚕丝产量占四川丝业公司50%以上,被缫丝界誉为“世界缫丝业大厂之最”。上世纪80年代是南充丝绸的辉煌时期,每年出口创汇高达8000万至1亿美元,稳居西部城市第一,位列全国十大丝绸基地第二位。
随着昔日“万人工厂”成功转型为国家工业遗产和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园区内的古银杏树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角色——以自然之美装点工业风貌,成为园区生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深秋初冬,银杏古树披上“金装”,金灿灿的叶片与青砖灰瓦的百年厂房、古朴的石板路、保留完好的上世纪50年代车间及老式机器相映生辉,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种自然景观与工业遗存的完美融合,营造出跨越时空的视觉体验,令人仿佛置身历史长河,聆听岁月回响。
资料图片
与此同时,六合丝绸博览园深入挖掘银杏季的文化内涵,将自然观赏与丝绸工业文化有机结合,推出多项主题旅游活动。在银杏最佳观赏期间,园区不仅举办银杏摄影比赛、银杏叶手工DIY等文化体验项目,还通过各类互动活动向游客生动展示丝绸文化的魅力,实现寓教于游,进一步丰富了工业旅游的内容和层次。
如今,立足“丝绸源点”品牌定位,六合集团正以工业遗产为基、文旅融合为径,全力构建世界丝绸文明发源地、文化朝圣地与文旅目的地。一叶知秋,一木载史;片片鎏金,岁岁如约。六合的银杏,正与这座“百年老厂”一同,迎接又一个金色的未来。
全媒体记者 向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